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孙中山”亦或是“宪政”,早已成为中国思想领域内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尤其前者,更可谓是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开拓者,孙中山在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进程中,历经了艰苦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以期望推进中国的蓬勃发展,最终建成独立、民主、富强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思想的精髓,即“依法治国、振兴中华”。剖析其宪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沿革,对我们构建民主法制社会、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刻解读中国近代以来立宪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关系。本人以学术界最新的孙中山研究成果为立足点,将主体结构分为三个模块:第一部分主要说明孙中山革命宪政思想的形成过程,概述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部分着重解析孙中山革命宪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指导原则,作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它包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对五权宪法思想的探索过程,是近代以来被剥削民族在帝国主义的资本压迫和殖民统治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的伟大尝试。他独创性的提出了近代历史上不同于西方政体形式的“五权宪法”理论,既克服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堪称宪政思想的核心。“权能分治”理论,是孙中山对国家和个人关系思考的成果;涵盖了人民管理政府的“政权”和政府自身管理的“治权”,以保证人民主权的有效实现。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的发展,宪政实施的阶段理论确保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三部分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结合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宪政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孙中山的一生都在追求革命、追求民主,“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是其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在中国百年宪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孙中山的宪政探索并未达到其理想的目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他逝世后继承其遗愿,同一切忠于他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孙中山的宪政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仍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是中国近代宝贵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