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中美房地产广告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本文拟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比较研究中美房地产广告的人际功能。本文从《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中随机抽取了各60个广告作为语料,以汤姆森的理论框架为依据,从语旨,人称系统,语气和情态对语料进行分析。 本文揭示了语言的人际意义与词汇语法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1)通过人称代词的选择,房地产广告拉进其与潜在顾客的距离,同时实现对读者的操纵; (2)通过典型和非典型语气系统的选择,广告主实现与潜在顾客的互动。其中“提问”通常被广告主巧妙控制,使其在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命令”与“隐喻式语气”用来委婉地表达邀请和建议;(3)因房产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中美广告均较少使用情态以显示其传达信息的客观和其肯定态度; (4)中美房地产广告利用词汇语法资源实现人际意义的方式基本一致;(5)虽然两国房地产发展水平存在现实差异,但其广告均倾向于运用理性诉求,唯理性诉求点有所区别;(6)将顾客定位于某一特定优势阶层,这一中国地产广告独有现象利用并加强了现存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 本文跨文化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房地产广告,旨在探索不同社会背景下,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在房地产广告这个特殊领域的异同,并希望籍此对国内房地产广告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作为一本经典的儿童文学读物,《柳林风声》一直为广大儿童和成人读者所喜爱。这本书诞生于英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延续至爱德华时期。肯尼斯·格雷厄
模因论是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在新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提出关于文化进化的研究理论。他指出在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同基因类似的复制因子使文化能够传播、传承、延续和发展
约翰·奥斯本创作的戏剧《愤怒的回顾》于1956在伦敦首次上演。首演后,这部戏剧立刻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映和评论界的强烈反响。时至今日,诸多评论家依然对该剧津津乐道,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