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乡土文学和大陆乡土文学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出现了一批以书写乡土为主的作家群体,他们的小说创作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格。但是与小说创作的繁荣态势相比,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却略显单薄。本论文主要以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叙事伦理为切入点,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对小说所蕴含的叙事伦理进行细致解读,以期对这一文学创作潮流形成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个体自由伦理以及学术界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现状。主要从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两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个体自由伦理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从个体自由伦理出发,来解读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承继与超越以及独特的乡土表达。一方面,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现代性反思意识与乡土书写精神体现出了小说创作的继承性;而情感的去道德化倾向和乡土新写实风格则显示出了小说创作的超越性。另一方面,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彰显出了自由反抗的精神姿态,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乡土意象,二者共同营造出了不同于前行代创作的乡土存在。同时小说以自由而孤独的乡间人物为中心来展开对乡土的追根溯源,论述了个体和乡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本着从乡土走向个人的思路,从小说故事伦理的角度出发,对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多样化的乡土空间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对个体自由伦理形成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认识。在过去的乡土空间里,个体一方面和乡土一起经历着流浪和孤独,在历史的情境中进行着生命的挣扎。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思和诉求,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中有很多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了个体生命那种自为自在的生存状态。在现代的乡土空间里,作家立足乡土,探究个体自由伦理所传达的生命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生存价值。这里面既包含着家族记忆下的创伤体验,也包含着封闭空间下的生存困境。在未完成的乡土空间里,小说进行着独立的话语表达,从乡土精神的沦落和个体价值的重构这两个方面对个体自由伦理进行探索。第三章探讨了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述伦理,主要从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这两方面来阐述小说中的伦理诉求。首先是叙事时间所传达出的伦理意义。小说通过有意味的时间形式和时间的不同叙事姿态来解读文本叙事活动本身所产生的伦理效果。其次是叙事空间的伦理再现。小说中多元化空间的并置以及个人化狂欢意识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由伦理的价值和意义。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整体性的概括和阐释,并且进一步反思对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进行叙事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