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依赖包括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复吸是治疗药物依赖的关键环节,而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依赖。关于药物依赖的认知加工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注意偏向。药物依赖者注意偏向的提出已近二十年。大部分学者认为注意偏向的确存在,他们采用测量反应时和记录脑电等手段来证明这一观点。在我国,毒品主要是海洛因,这与国外普遍使用大麻、可卡因等有所不同。目前国外研究海洛因注意偏向的报道较少,国内海洛因注意偏向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也很少。尚未见到采用三类刺激的情绪Stroop范式研究海洛因依赖者脑电生理的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的手段,深入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偏向的加工模式特征。建立两种参照,即通过海洛因相关图片与中性图片、海洛因相关图片与高唤起性图片的比较得出结论。并将中性图片和高唤起性图片的情绪维度值设定在中间值附近,试图显现海洛因相关图片的情绪激发性对事件相关电位波形成份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A.总体反应时存在刺激类别的主效应。吸毒组海洛因相关图片反应时明显长于中性图片,与高唤起性图片无明显差别,且明显长于对照组。均提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注意偏向。B.吸毒组对三类刺激的电生理反应模式与对照组存在差异。对于P300和SSPW,吸毒组波幅:海洛因相关图片=高唤起性图片>中性图片;对照组波幅:高唤起性图片>海洛因相关图片=中性图片。海洛因依赖者对海洛因相关图片的注意加工模式与高唤起性图片有类似之处。C.本研究脑电地形图显示吸毒组额叶对海洛因相关图片的加工存在右侧优势。D.线索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表明吸毒组海洛因相关图片的SSPW波幅明显高于中性图片,也表明吸毒组海洛因相关图片SSPW波幅大于对照组。E.虽然P300存在刺激类型的主效应,但是对于P300是否可作为注意偏向的敏感性指标尚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对海洛因依赖者三类线索刺激的认知加工做了有益的尝试。相信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会对注意偏向的神经基础以及电生理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