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技术,从抗反流机制角度,探讨疏肝和胃法治疗酸反流性及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2)利用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炎症角度探讨该法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1)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疏肝和胃法)60例,对照组(奥美拉唑)30例,并根据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结果,将60例治疗组患者分为酸反流组30例、混合反流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内镜检查情况,以及混合反流组患者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各参数、血浆胃泌素(GAS)、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含量。(2)动物实验,采用贲门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制备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四组,观察疏肝和胃法对大鼠食管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血GAS、NO及MDA含量以及食管组织iNOS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临床结果表明:(1)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大部分病例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或不适、反胃、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而对于烧心、胸骨后灼痛或不适、反胃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2)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其中治疗组中酸反流组总有效率为93.33%,混合反流组为9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该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酸反流。(3)胃镜复查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食管炎症的改善明显好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中混合反流组总有效率为90.48%,酸反流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疏肝和胃法促进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愈合的作用优于酸反流。(4)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NO、MD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GAS含量显低于正常组(P<0.05),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后NO、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GAS明显升高(P<0.05)。(5)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发现,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
动物研究表明:(1)模型组鳞状上皮厚度、乳头厚度、基底细胞厚度、粘膜下层中性白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与伪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西药组的鳞状上皮厚度、乳头厚度、基底细胞厚度均有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提示疏肝和胃法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炎症恢复优于奥美拉唑。(2)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呈囊泡状明显增宽,桥粒、半桥粒减少,中药组和西药组食管粘膜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3)模型组血清NO、MDA水平升高、血浆GAS含量降低,与伪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NO、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GA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伪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NO、MDA含量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P>0.05)。(4)模型组食管组织iNOSmRNA有强表达,伪手术组无表达,中药组、西药组均无表达。
结论:1临床观察表明:(1)疏肝和胃法可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炎症,且对部分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2)疏肝和胃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优于酸反流性食管炎,该法能明显改善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酸、胆汁反流的次数和时间。(3)肝和胃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作用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降低NANC抑制性神经递质NO含量,升高胃肠激素GAS水平,以提高LES压力、促进胃排空等抗反流机制,从而减少胃酸和胆汁等攻击因子对食管粘膜的损伤;②降低食管粘膜NO、MDA炎症介质的含量,以促进炎症的恢复。2动物实验表明:(1)手术制备模型大鼠的食管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均有炎症表现,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mRNA有强表达,(2)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后,食管粘膜损伤均有明显改善,其机理可能通过下调iNOSmRNA表达,减少食管粘膜NO、MDA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食管上皮抗反流屏障来促进炎症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