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铜矿是我国铜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见于矿床上部的氧化带,因形成条件复杂,氧化铜矿石一般具有矿物组成复杂、结构构造差异大、嵌布粒度细、含泥量高等特点。而银因其具有亲硫、亲铜和亲铁的特性,在有色金属矿床中广泛分布,特别是与铜铅锌矿床密切共、伴生。在从属矿种方面,银矿资源约25%来自铜矿山;在生产方面,约25%的银产自伴生银铜矿。因此,加强对伴生银铜矿的综合回收利用,对我国铜和银的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兰坪某含银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铜品位为1.73%,氧化率为90.57%,结合率为19.50%,含银164.10g/t;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和蓝铜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和方解石,其矿石含量为89.20%,该矿属碳酸盐型高氧化率难选铜矿。矿石中主要回收对象为铜和银,其它元素含量较低,暂无回收利用价值。铜元素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孔雀石和蓝铜矿中,分布相对集中;而脉石中的铜可能为微细粒浸染状的孔雀石或细小的包裹体,难以实现单体解离。伴生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孔雀石和蓝铜矿中,可随铜精矿一起回收。筛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含泥现象严重,但铜在各粒级中分布较均一,不能进行脱泥预处理。结合矿石性质及氧化铜矿选矿的国内外现状,确定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全泥浮选流程,通过适当细磨和强化浮选以实现铜和银的综合回收。采用两次粗选的原则流程,通过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精矿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8.00%;最佳药剂制度为:水玻璃用量2000g/t,硫化钠用量2000g/t,硫酸铵用量2000g/t,丁铵黑药用量75g/t,丁基黄药用量100g/t,异戊基黄药用量1OOg/t。在条件试验及开路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两粗两精三扫的流程进行闭路试验,获得精矿含铜16.33%,银1785.65g/t,回收率分别为80.33%和92.60%的良好指标。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扩大连选试验,较实验室小型试验,扩大连选试验矿样中铜、银的品位均有明显降低,分别为1.22%和65.10g/t;氧化率有所降低,为83.62%;结合率为22.11%。采用推荐流程及药剂制度对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流程及药剂制度对该矿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精矿指标较小型试验有所降低。采用小型试验推荐流程及药剂制度进行扩大连选试验,将磨矿细度调整为-0.074mm占83.10%,试验过程稳定,最终获得精矿含铜17.42%,含银986.30g/t,相应回收率为73.36%和78.47%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