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EDF—mRNA的表达。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EDF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PEDF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并同时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PEDF-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O.05)。2、PEDF蛋白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有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癌旁正常肾组织、PEDF表达阳性肾透明细胞癌以及PEDF阴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依次升高,三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的PEDF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有关,组织的PED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成反比,提示PEDF能抑制血管生成。目的研究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PEDF)在体内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方法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0以浓度为5×106/100ul在裸鼠左腋部背侧皮下注射,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药物用PBS代替);1μg/200μl rPEDF治疗组,每日1次,连续注射2周。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完成治疗后的第4天处死裸鼠。肿瘤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DF表达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结果1、注射PBS对照组小鼠肾透明细胞癌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rPEDF处理组,完成两周治疗后第4天,注射PBS对照组移植瘤平均体积为1672.23±65.28mm3,rPEDF治疗组移植瘤平均体积为1202.44±56.34mm3,rPEDF治疗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注射PBS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瘤率为28%。2、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注射rPEDF治疗后肿瘤的PEDF表达与注射PBS对照组的肿瘤的PEDF蛋白表达均为阴性。3、注射PBS对照组小鼠移植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平均为72.83±12.34/高倍镜视野,注射rPEDF治疗组小鼠移植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平均为25.67±8.56/高倍镜视野,注射rPEDF治疗组小鼠移植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VD比注射PBS对照组小鼠移植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VD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注射rPEDF治疗组小鼠移植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VD减少6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有丰富的新生血管的存在;rPEDF治疗组小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减低,移植瘤的体积也相应减低,提示rPEDF能抑制血管新生,减缓肾透明细胞癌生长。目的研究PEDF表达对人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意义。方法本组病人203例,男126例,女77例。年龄29-82岁,平均55.6岁。手术均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术前均未进行预防性化疗和放疗,术后随访7-97个月,肿瘤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DF表达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PEDF表达与临床病理包括肿瘤分级、分期、微血管密度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在203例肾透明细胞癌病人中117例(57.1%)PEDF表达阳性,86例(42.9%)PEDF表达阴性。高分级肿瘤PEDF表达阳性患者的百分比(47.1%)低于低分级肿瘤PEDF表达阳性患者的百分比(65.4%,p=0.004),类似的趋势也发生于病理分级(p=0.001),PEDF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淋巴结侵犯无明显相关。2、肾透明细胞癌组织MVD为12-76/高倍镜视野,平均为48.2/高倍镜视野,PEDF阳性肿瘤MVD(38.7±7.8/高倍镜视野)显著低于PEDF阴性肿瘤(57.2±9.8/高倍镜视野)(p=0.012)。3、PEDF阳性表达是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有益的预后因素(危险比,4.105;p=0.001)。结论PEDF阳性表达是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有益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