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隐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法,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昆体良的“替代论”,还是理查德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论”,都把隐喻看成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方式,起修饰性的作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传统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的研究实现了从修辞格和语义研究到认知研究的转向,打开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篇章。他们从隐喻的本质、定义、分类、工作机制到哲学基础和认知基础,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隐喻认知理论,在当今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革命”。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概念系统,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也就是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和大型公司大量倒闭,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人们越发关注经济信息。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大多复杂难辨,经济学术语亦抽象晦涩,为提高读者阅读经济语篇的兴趣,增进对经济信息的理解,撰写者大量地使用了隐喻。为使人们更加清楚理解经济信息和认清经济形势,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认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概念隐喻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研究。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旅途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建筑隐喻、液体隐喻和上下隐喻等六种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是如何被概念化的?(2)每种典型隐喻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和出现的频率如何?(3)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这六种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有什么特点?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先从经济期刊《经济学家》的金融与经济专栏中选出100篇与经济危机相关的经济语篇,时间段选择是经济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9月至12月。这些语篇涉及商业、金融、工业、股市、保险和投资等行业的专业信息。在已选定的这100篇经济语篇中,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辨别出其中的概念隐喻表达,并根据源域的不同将其分为六类,分别是旅途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建筑隐喻、液体隐喻和上下隐喻。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法对以上六种概念隐喻进行举例分析,并用定量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指出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本研究展示了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无所不在和其概念的系统性。在所分析的六种典型概念隐喻中,上下隐喻出现的频率最高,占到整体的32%,其次分别是旅途隐喻、人类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和液体隐喻。不同的概念隐喻侧重经济域的不同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概念隐喻特点如下:在上下隐喻中,向下的隐喻表达远远多于向上的隐喻表达,这说明人们认为向下是不好的概念表达;在旅途隐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其中的空中隐喻,这展现了经济危机中剧烈的价格和市场波动;在人类隐喻中,健康隐喻的使用最显著,人为了生存,最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也就是说在经济危机中经济和市场是否健康运行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战争隐喻中,表达战争结果的隐喻出现的最频繁;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经济运行中,建筑隐喻强调国家经济、公司、经济组织等结构是否稳定,而液体隐喻强调市场、资本是否具有流动性.本研究使概念隐喻的研究更加具体化,为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提高人们阅读经济语篇的能力,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和严峻的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