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胃黏膜异位,是指异位的胃黏膜出现在食管,多指出现在近端食管,即食管上括约肌附近,因多处于食管颈部,故也称为“入口斑”或“颈段食管入口斑”。由于其处于内镜检查时通过较快极易忽略的位置,目前关于其的研究和临床数据均较少,有关异位的食管胃黏膜形成的病因、引起的临床症状等问题,目前均无明确定论。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与咽喉反流症状间的关系以及异位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并引起重视。
入组患者与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内镜中心95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并在检查过程中对食管颈段进行异位胃黏膜的筛查。在30例患者的异位黏膜病灶区域取活检组织。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胃食管反流症状问卷表及反流症状指数评分。
结果:(1)在所有958例病例中,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为177例(男性111,女性66)。根据反流症状问卷填写结果及内镜结果,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465例)、胃食管反流病组(316例)、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组(101例)和胃食管反流病合并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组(76例)。患病年龄及一般生活习惯(如饮酒、饮食不规律、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甜食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2)食管外症状即咽喉反流症状在四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68%、34.49%、52.48%和85.53%。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为持续清嗓、咽部异物感和长期烦人的咳嗽,烧心、反流、胸痛及消化不良等胃食管症状发生率也较高。(3)咽喉反流症状与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类型相关。活检异位胃黏膜组织15例为胃底腺为主型,5例为幽门腺为主型,9例为混合型,1例为鳞状细胞型。内镜下异位胃黏膜病变数量不等,大多数为1个,也有2-3个甚至更多,病损的形态不一,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均可见。
结论:本研究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为持续清嗓、咽部异物感和长期慢性的咳嗽,烧心、反流、胸痛及消化不良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率也较高。活检示异位黏膜组织以胃底腺为主,具泌酸能力。反流症状与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与咽喉反流症状间的关系以及异位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并引起重视。
入组患者与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内镜中心95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并在检查过程中对食管颈段进行异位胃黏膜的筛查。在30例患者的异位黏膜病灶区域取活检组织。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胃食管反流症状问卷表及反流症状指数评分。
结果:(1)在所有958例病例中,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为177例(男性111,女性66)。根据反流症状问卷填写结果及内镜结果,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465例)、胃食管反流病组(316例)、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组(101例)和胃食管反流病合并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组(76例)。患病年龄及一般生活习惯(如饮酒、饮食不规律、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甜食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2)食管外症状即咽喉反流症状在四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68%、34.49%、52.48%和85.53%。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为持续清嗓、咽部异物感和长期烦人的咳嗽,烧心、反流、胸痛及消化不良等胃食管症状发生率也较高。(3)咽喉反流症状与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类型相关。活检异位胃黏膜组织15例为胃底腺为主型,5例为幽门腺为主型,9例为混合型,1例为鳞状细胞型。内镜下异位胃黏膜病变数量不等,大多数为1个,也有2-3个甚至更多,病损的形态不一,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均可见。
结论:本研究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为持续清嗓、咽部异物感和长期慢性的咳嗽,烧心、反流、胸痛及消化不良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率也较高。活检示异位黏膜组织以胃底腺为主,具泌酸能力。反流症状与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类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