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HRMRI,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管重构特点。材料和方法:1.探讨颈动脉重构指数CRI与斑块稳定状态及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纳入最大厚度≥1.5 mm颈内动脉斑块74例,根据2年内有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分为有症状组40例,无症状组34例。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研究CRI与症状、纤维帽状态、斑块易损性级别及临床因素的关系。2.探讨颈动脉斑块自然病程管壁形态变化特点:纳入HRMRI随访复查无新发脑卒中症状者,间期≥0.5年,基线检查最大厚度≥1.5 mm颈内动脉斑块65例,分为稳定斑块组18例,不稳定斑块组47例。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随访前后管壁形态变化差异,Log Ran 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组间管壁形态时间相关变化差异。3.探讨ACE I/D基因型与斑块稳定状态、管壁形态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纳入最大厚度≥1.5 mm颈内动脉斑块75例,根据ACE I/D基因型,分为II组37例,ID/DD组38例。统计分析2组间斑块内容物、管壁形态及临床症状差异。结果:1.不同观察者间测量CRI一致性良好。CRI≥2.00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58.8%(AUC=0.629,P=0.058):CRI≥2.34预测纤维帽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65.1%(AUC=0.716,P=0.023):CRI与斑块易损性级别呈正相关(r=0.248,P=0.033)。服用ACEI/ARB者CRI较小(P<0.05)。2.高血压病程越长,不稳定斑块发生率越高(P<0.05)。平均随访间期1.84(0.52~3.82)年内,新发斑块内出血及纤维帽状态改变的病例数目较少。稳定斑块管壁面积及标准化管壁指数分别年均增加5.21%和1.64%(P<0.05)。不稳定斑块最大厚度、管壁面积及斑块层面血管外周横轴面积分别年均增加2.03%、5.43%和4.92%(P<0.05)。不稳定斑块增厚及管壁面积增大速率比稳定斑块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随访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3. ID/DD基因型患者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ID/DD基因型患者中,服用ACEI/ARB的患者比未服用者CRI较小(P<0.05),斑块远端血管外周横轴面积较大(P=0.06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管重构可能具有如下特点:1.管壁外向重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纤维帽状态及斑块内容物相关;HRMRI测量CRI对斑块稳定状态及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2.1.8年内无新发症状患者,斑块内容物性质可无明显变化,新发斑块内出血及纤维帽状态改变的病例数目较少;不稳定斑块增厚及管壁面积增大速率比稳定斑块较快;1.8年内CRI无明显变化。3. ACE ID/DD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服用ACEI/ARB有可能改善ID/DD基因型管壁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