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SC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混凝土,它不用外加振捣,依靠混凝土的重力就可以流动且不会出现离析与泌水等现象,即便在钢筋很密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的填充。不同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表面存在旧的水泥砂浆,粘附的水泥砂浆使再生骨料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吸水率以及更低的强度。将再生骨料用于SCC会导致其流动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较普通混凝土差。为提高再生骨料和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研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相关性能,并找到经济实用的方法改善其性能就显得很重要。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RCA)含量对SCC的流动性、抗压与抗折强度、干燥收缩、吸水率与孔隙率等的影响;二是水泥净浆裹再生骨料工艺、两阶段搅拌工艺和预碳化工艺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SCRC)的流动性、抗压与抗折强度、干燥收缩、吸水率与孔隙率以及界面过渡区的影响;三是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红砖骨料、再生砌块骨料这三种不同种类再生粗骨料(100%代替天然骨料)对SCC的流动性、抗压与抗折强度、干燥收缩、吸水率与孔隙率、高温性能的影响。第一部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减水剂的量,可以使SCRC的流动性满足要求而且流动性随RC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SCC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随RCA的替代率增加而降低。且不论RCA替代率为多少,SCRC的28d抗压与抗折强度最大降低都在15%以内。自密实混凝土吸水率和孔隙率、干缩率都随再生骨料的替代率增加而增大。相对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全部为再生骨料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90d干缩增大36.7%,吸水率增大30%。第二部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搅拌工艺,水泥净浆裹再生骨料工艺与两阶段搅拌工艺可以提高SCRC拌合物的流动性,硬化混凝土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降低干燥收缩、吸水率与孔隙率。这两种工艺成型的自密实混凝土其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值更大。相比于未预碳化的对照组,预碳化工艺可以提高SCRC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干燥收缩率;改善界面过渡区;降低其吸水率与孔隙率。第三部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减水剂的量,可以使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红砖骨料、再生砌块骨料这三种再生骨料(100%代替天然骨料)成型的SCRC拌合物流动性都满足要求。再生混凝土骨料、红砖骨料、砌块骨料,这三种不同再生骨料的SCC,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低于天然骨料SCC。其中再生砌块骨料的SCC抗压强度(28d)降低在10%以内,再生红砖骨料的降低高达30.93%。三种不同再生骨料的SCC干缩率、吸水率和孔隙率均高于天然骨料组。再生红砖骨料的SCC干缩率、吸水率和孔隙率最大。高温作用后,SCRC的抗压强度损失率较天然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小。再生红砖骨料的SCC耐高温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