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发展。1978年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8%左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年增长率3%的平均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华东地区部分发达省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西部一些欠发达省份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没有一个发达的金融系统,市场经济就不能高速、有效运行。总体而言,中国各地区金融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较为迅速,资本市场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银行结构不够合理,国有企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例过高,金融活动效率较低,未能起到充分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特点。其次,结合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选取合适的指标变量,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再次,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协调各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