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无数古村落,他们不仅包括构成村落本身的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积淀,反映了村落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古村落景观记录着人类发展前进的足迹,承载着村落文明的根源,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加剧,这种田园般的古朴生活被不平衡的生产活动打破,古村落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而且有利于文化的积淀和文脉的传承。本论文选定“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进行调查研究。福建土楼村落不仅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建筑”,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福建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和智慧。福建土楼村落在同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同时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古朴的乡村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建设家园的高超智慧和丰富经验的体现,对现代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福建土楼古村落的保护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土楼村落各景观要素类型和特点的挖掘,有利于土楼村落景观的更新延续,对土楼村落的保护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阅读,探究福建土楼村落在福建省的分布,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针对福建土楼的具体情况,从“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三方面分析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2)以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为主线,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土楼村落的基本构成要素,概括为: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同时通过图解分析的方式,深入分析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特征。另外,总结分析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和土楼古村落的营建理念。(3)在概括分析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生态设计手法和地域性景观的营建手法,及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4)在景观设计学、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园林工程技术、景观生态学、环境容量学、遗产类景观保护与开发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设计原则:还其本色、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脉传承、合理开发。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现状和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针对各类景观要素提出保护设计的思路。(5)在上述关于土楼古村落景观基础研究和保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保护规划案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