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销大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大的来源国,在面临严峻的减碳排放和节约能源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相关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也使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成为可能。吉林省长春市享有汽车之城的盛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迅速发展,但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管理体系中缺乏系统集成和网络化的理念,缺乏各创新要素的互动、整合与协同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实验室研发到生产应用的鸿沟难以跨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足,新能源汽车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等使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现状构建了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三种模式,从模式的构建以及对模式的评价,总结出本文研究的结论:(1)参与协同创新的组织很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主体问题是研究协同创新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对主体的分析与确认,把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体定位为企业、政府、高校。各主体的优势资源都不尽相同,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阶段资源整合的要素也不同,各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同,本文对不同阶段各主体的分工和地位做了说明。(2)协同创新是多主体的创新活动,在某些时候单个主体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模式的限制,本文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设计了三种模式,即中心模式、园区模式和“一汽主导”模式,并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三种模式进行了选择,认为“一汽主导”模式最适合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3)本文认为协同创新的各参与方要有明确一致的目标,基于目标一致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在运行的过程中,利益、责权、科技成果等问题的确定是协同创新活动持续运行的保障。(4)本文在分析影响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因素时,从创新要素的投入和环境要素两方面分析,确定研究人员的投入量、知识存量、资金投入量、信息流通、技术投入、市场环境支持度、政策支持度、法律法规保障度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度为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