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多个国家乳腺癌一直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10年来均在不断增高,且上升速度已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乳腺癌已严重威胁了我国女性的健康,其已成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疾病。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国家进行了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我国也有多个省市有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及报道,但目前关于云南省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而只有了解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后才能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及治疗乳腺癌。基于当今热潮的“大数据”,可以从海量病例数据中提取可供我们研究的乳腺癌一般及临床资料,将数据通过整理分析后进行相关的研究。所以大数据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主流软件工具,其在合理时间内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海量资料,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本研究将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所有经诊治的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并对云南省乳腺癌的特点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统计首次就诊的乳腺癌患者有无合并甲状腺疾病、妇科疾病从而分析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妇科疾病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统计首次就诊时乳腺癌患者B超及钼靶下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术后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从而分析云南省乳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的肿块大小,分子分型的类别,继而分析出云南省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分析可能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的所有乳腺癌患者,然后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本课题要求的1345例患者。搜集1345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搜集的资料包括患者首次就诊时患者的年龄、超声下乳腺肿块的大小、超声下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钼钯下乳腺肿块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超声下乳腺癌患者是否伴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肿。超声下乳腺癌患者是否伴有妇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免疫组化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所有数据在Excel表格中详细记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p=0.05,并做出详细的表格及图表。[结果]1.超声和钼钯下评价乳腺肿块大小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104)。2.初诊时,患者超声下肿块大小的均值为32.3±19.5mm,钼钯下肿块大小的均值为31.9±19.3mmm。处在临床分期中的T2期占了64.2%的比率。3.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患者的比率较一般人群中患甲状腺癌的比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417,p=0.00)。4.在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恶性疾病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比率是不同的,合并乳腺癌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更容易患甲状腺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7,p=0.00)。5.乳腺癌患者和一般人群相比较宫颈癌的发生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897, p=0.00)。6.乳腺癌患者较一般人群中更有可能患者子宫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705, p=0.00)7.浸润性导管癌的比率较文献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比率较高,占了89.0%的比例。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的构成为:Luminal A28.6%、 Luminal B43.6%、ERBB2+11.0%、Basal-like16.8%。8.ER阳性率69.1%,PR阳性率60.6%,ERBB2阳性率33.2%。以Ki-67(>14%)的标准为高表达,Ki-67高表达率是60.7%。9.可认为两种影响学检查对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的诊断的准确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05)。[结论]1.钼钯和超声在检查乳腺肿块直径大小时的能力是相同的。2.云南省乳腺癌患者存在就诊晚,就诊意识差的现象。3.乳腺癌可能与宫颈癌、子宫肌瘤、甲状腺疾病具有某些相同的致病因素。4.云南省乳腺癌的组织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比率较高,占了89.0%的比率。5.云南省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国际研究统计的一般水平无明显差异,未表明具有分子分型上的独特性。6.ER阳性率69.1%,PR阳性率60.6%,ERBB2阳性率33.2%。以Ki-67(>14%)的标准为高表达,Ki-67高表达率是60.7%。7.云南省乳腺癌手术方式仍以传统的改良根治术为主,保乳术的比例低于全国发达地区水平。8.超声和钼钯在评估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无差别,但都不能准确表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实际情况,仍需要术后淋巴结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