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创业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多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建立政策框架和机制来推动和促进创业事业。我国于2014年推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出台各种支援政策推动全民创业。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创业的新生力量,也是促进创业事业的主力军。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势下,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在工作领域施展创业技能,将成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为此,有关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运用Meta分析,通过探讨现有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理论及影响因素的学术成果,选择了91篇SSCI、CSSCI和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个文献的研究结论和Meta分析的标准,提取了一个由4类32个变量组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经过Meta分析,去除了17个与创业意愿之间不相关或弱相关的变量,本研究最终获得了一个由个体差异、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3类变量15个因子(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可行性感知、愿望感知、主动性人格、冒险倾向、创新性、内控制源、创业自我效能、机会识别、创业竞赛、创业学习、高校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整体环境、社会网络规模)构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父母创业经验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而性别、学历与创业意愿不相关;2)个体差异变量中的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可行性感知、愿望感知、主动性人格、冒险倾向、创新性、内控制源、创业自我效能感、机会识别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责任心、同理心、外倾性、乐观、地位追求、成就需要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控制点与创业意愿不相关;3)创业知识变量中的创业竞赛、创业学习、高校创业实践活动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创业培训、高校创业实践活动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4)创业环境变量中的创业整体环境、社会网络规模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高校创业教育环境、政府支持、感知社会规范、主观规范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5)大学生国籍(中国、外国)可以作为内控制源和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因子。另外,只针对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以2015年国家提出支持“双创”政策的时间为节点,冒险倾向变量在2015年及以后的合并效应值明显高于2015年之前的值,即“双创”战略的提出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上述结论将为后续创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借鉴。
根据Meta分析的结果,最后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个体创业能力的自我开发、以及政府创业支援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启示。
本文运用Meta分析,通过探讨现有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理论及影响因素的学术成果,选择了91篇SSCI、CSSCI和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个文献的研究结论和Meta分析的标准,提取了一个由4类32个变量组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经过Meta分析,去除了17个与创业意愿之间不相关或弱相关的变量,本研究最终获得了一个由个体差异、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3类变量15个因子(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可行性感知、愿望感知、主动性人格、冒险倾向、创新性、内控制源、创业自我效能、机会识别、创业竞赛、创业学习、高校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整体环境、社会网络规模)构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父母创业经验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而性别、学历与创业意愿不相关;2)个体差异变量中的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可行性感知、愿望感知、主动性人格、冒险倾向、创新性、内控制源、创业自我效能感、机会识别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责任心、同理心、外倾性、乐观、地位追求、成就需要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控制点与创业意愿不相关;3)创业知识变量中的创业竞赛、创业学习、高校创业实践活动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创业培训、高校创业实践活动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4)创业环境变量中的创业整体环境、社会网络规模与创业意愿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高校创业教育环境、政府支持、感知社会规范、主观规范等变量与创业意愿呈弱正相关;5)大学生国籍(中国、外国)可以作为内控制源和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因子。另外,只针对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以2015年国家提出支持“双创”政策的时间为节点,冒险倾向变量在2015年及以后的合并效应值明显高于2015年之前的值,即“双创”战略的提出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上述结论将为后续创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借鉴。
根据Meta分析的结果,最后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个体创业能力的自我开发、以及政府创业支援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