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银行的业务都已经在操作手段和管理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管理、账务记载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银行每时每刻都会处理海量的信息,几乎所有的业务数据都储存在计算机里面。随着监管的力度增大,各种信息数据的披露要求越来越多。在我国,银行业中很多审计数据都是人工完成的,审计部门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尽管这样还是不能满足监管需要。如果建立起银行审计系统,这些问题将会有明显的改观,不但信息的报送时间上能够满足,而且在报送质量上也会有很大提高,从而更能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和数据仓库元数据模型的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将研究内容同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合理的银行审计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整个审计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主要功能设计。首先论文对审计模式的发展尤其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发展进行研究。在国内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处于初始阶段的现状下,重点研究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状,决定将风险导向贯穿于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即风险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及不同分析环境下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后,针对“五力”模型忽视环境因素与五力之间作用的缺点,在本系统的实际设计中我们使用修正的“五力”模型和财务分析法来对银行审计中的高风险领域进行风险识别,并将银行风险归纳为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三大类。其次论文在对数据仓库元数据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元数据的概念针对银行业的特点将银行业务按主题划分为公司、零售、会计、国际、资金资本、财务等六大主题。设计了包含当事人、资产、财务、区域、协议、事件、内部组织、产品和渠道等九个主题域的主题模型。综合考虑数据装载、存储、查询和维护各方面的问题,根据维度建模的规则我们采用星型模型以贷款业务为例对数据进行了逻辑建模。最后,论文完成了银行审计系统的核心功能即指标管理系统和模型定制与审计分析工具(DAP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的设计。按照功能划分实现了DAP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数据场景功能和过程模型制作功能。通过假个贷实例分析,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假个贷模型,实现了对具体数据进行审计,并将可疑数据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供审计人员重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