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经历过几次重大改革,都是为了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情势,更好地提高征管质效、服务大众。1994年“分税制”改革分设国税、地税两套征管体系;2015年9月,明确了国地税合作的大趋势;2018年3月传闻已久的“合并”,终以官方新闻稿的形式落地。现已明确了合并这一结果,那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开始要分设呢?为什么原来是“合作不合并”呢?合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何种阻力?该如何实现国地税自合作向合并的平稳过渡?本文就是基于以上思考展开的。文章按照国税、地税未分设—分设—合作—合并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以背后展现出的征管权不断向上集权为主线。在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说明了国税与地税分设、后又合作、到现在合并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以及在当时取得的显著成果,解决了我们的第一个疑问。第二章则从理论的角度,就国税、地税合并的有关概念进行简单描述,并介绍了国税与地税合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税与地税关系的历史沿革角度,阐明了各时代背景和历史时期对税收征管的需求和影响,重点说明了因市场经济、互联网大数据、“营改增”、供给侧改革等,我国国税、地税完全独立工作的模式不再适用,双方的合作是有利于实现税收征管和经济发展双赢结果的一个举措,故而自2015年起选择“合作不合并”的方式;而现在进行合并,有利于国地税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利用更深层次的合作最终实现合并,同时通过上海市与北京市对比,进一步论证了国地税合并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在第四章中明确虽然此时确是进行“合并”的最佳节点,但也必须意识到“合并”可能存在一些阻力,深挖我国国税与地税合并的现存问题并找出原因,为后续的合并改革蓄力。第五章向与我国税务机关设立情况类似国家借鉴优秀举措,为我国国地税合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持方面的参考,为“合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章则是在发现问题并吸取可用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法律完善、设施配套、人员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国地税合并的梳理和推动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和探索,能对今后的国地税合并顺利过渡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