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成名作《追风筝的人》2003年问世以来,便赢得了巨大声誉。它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600多万册,并盘踞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近几年来,正是基于其对阿富汗文化、国情的关注,以及小说中多种主题的呈现,国内外对其研究不断升温。小说中对阿富汗人民,尤其是儿童凄苦生活的关照,使小说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作者也因此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大使"的称号。这种人道主义色彩,使小说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小说题目"追风筝的人"引发读者对追寻的事物的思索。因此风筝便具有了多种象征意义,如希望、救赎与过去时光。然而,基于小说从主人公儿时到成年的成长过程的分析,与对"跑"这一词的强调,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把追寻的事物定义为拉康所说的对"主体"成长之路的建立与追索。因此,本文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拉康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来对主人公成长之旅进行解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作者及作品,其研究现状,与拉康"主体"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接下来将分别以"主体"理论中"想象界、象征界及实在界"理论为基础,对小说中阿米尔对"主体"的建立与找寻进行分析与解读。由此,第二部分是"想象界"在小说中的体现,即阿米尔有意识地对"主体"的初步建立。通过"理想主体"以及"镜中之像",阿米尔开始在和谐的生活背景下建立"主体"。但是结果证实,这种基于想象之上的建立是虚幻的,于是便有了"主体"向"象征界"的过渡。第三部分,是"象征界"在小说中的体现,即"主体"试图为自身的真实确立,进行的积极探索。他试图掌控"父之名"的权威,利用语言的手段来形成独立、可以"言说的主体",以表达自身,却在"象征界"中屡受挫折。于是便有了"主体"对"失败的根源——"原初创伤"的挖掘,并向原初完美的"实在界"的回归,以期待重新找回主体得以"完整建立"的根基。第四部分便是"实在界"在小说中的体现,即阿米尔对"实在界"的回归,却发现"实在界"的"不可实现性",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缺失,诱使"主体"产生了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便有了主体对自身未被满足的欲望的永恒的追寻。最后一部分给出结论。对主体成长历程给予回顾与总结,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对主人公所发现的"主体不可完全建立"的真相进行诠释,以及对其认知真相后,不固步自封,不颓废绝望,而是继续永恒的、积极的追寻的肯定。这对读者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