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源使用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全面脱贫背景下,关注能源贫困以助力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地,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改善能源贫困与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共同问题。因此,准确地识别出中国目前的能源贫困人口,分析以能源使用不足为代表的能源贫困对居民福利的影响与改善措施进而解决相对贫困,助力乡村振兴是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效的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使用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全面脱贫背景下,关注能源贫困以助力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地,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改善能源贫困与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共同问题。因此,准确地识别出中国目前的能源贫困人口,分析以能源使用不足为代表的能源贫困对居民福利的影响与改善措施进而解决相对贫困,助力乡村振兴是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效的能源扶贫措施,将家庭的能源消费引致合理、高效、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对于缓解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水平逐渐提升。但是,部分地区的能源使用仍然是以煤炭、柴草等传统能源为主,对于清洁能源的获取能力不足。传统能源的热值不足,碳含量高,对于环境的污染大,不利于居民福利的提升。探索能源贫困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机制,寻找可能的能源贫困改善措施,对于政府更好的掌握中国能源贫困的特征事实、制定或实施能源扶贫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选择一个合理的能源贫困测度工具是准确识别能源贫困人口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在实施能源扶贫政策时精确瞄准能源贫困人口,从而使相关政策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更高效地缓解能源贫困等相对贫困问题。本文首先从能源贫困的概念出发,对能源贫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围绕能源贫困的测度、影响及改善措施等问题,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其次,本文基于消费者需求理论,构想能源贫困的测算模型,测算了不同地区的能源贫困发生率、能源贫困强度、能源贫困差异度及综合能源贫困指数。然后,利用中国居民能源消费调查CRECS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能源贫困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了主要的影响机制。再次,基于个人碳交易机制的理论基础,通过反事实场景分析个人碳交易机制对改善能源贫困的作用,进一步评估个人碳交易的不同参数调整对于能源贫困的影响。最后,通过全文分析,总结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可能的政策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居民的能源贫困问题严重,区域差异较大,2012-2014年全国层面的综合能源贫困指数不减反增。根据基本能源需求理论测算的能源贫困线为670元/年,居民综合能源贫困指数由2012年的0.268上升为2014年的0.403。第二,能源贫困不利于居民福利的提升,同时能源贫困强度越大,福利损失越高。对于不同人口特征的群体而言,能源贫困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中对北方居民存在显著的不利影响但对南方居民不明显;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比城镇居民严重;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而言,主要是对中等收入阶层的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就影响机制而言,能源贫困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主观社会等级等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第三,基于能源贫困发生率与能源贫困强度的双重视角,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能源贫困;但对高碳排放者且能源贫困人群而言,其能源消费质量低,如果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可能会使其福利受损。相对于配额参数的调整,均衡碳价格参数的调整对能源贫困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在个人碳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应更密切地关注碳价参数的敏感性。以上结论的政策启示有:第一,能源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区域差异大。因此,为满足居民的基本能源需求,政府需要了解居民能源消费的动态变化,根据消费特征识别能源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化的扶贫措施。解决居民能源使用匮乏问题,提升居民获取清洁、高效、现代化能源的能力。第二,当居民陷入能源贫困后,会导致其福利降低。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改善能源贫困,从而提升居民福利,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与推进。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天然气管网、特高压电网等设施的建设,增加居民的能源获取机会,减少能源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结合扶贫工作中的异地搬迁政策,使得农村居民从边远山区迁移至清洁能源获取度较高的地区,减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第三,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能源贫困;但高碳排放者且能源贫困人群而言,其能源消费质量低,如果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可能会使其福利受损。因此,政府在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前应该加快帮助高碳排放者且能源贫困人群提升能源消费质量,促进能源产品升级,降低碳排放量,加快建设低碳家庭和低碳社区。同时,对于能源消费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硬件条件上保障消费者可以获取清洁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为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提供免费清洁能源配额,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能源贫困群体的能源可获得性,从而达到改善能源贫困的目的。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需求。现在的发展模式必须向高效节能的环保模式转变,向创新驱动转变,向重视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着力提高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科技、知识、网络信息等因素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成为了主角,从1988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火炬计划,各省市纷纷成立高新
贫困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一直所难以规避的问题,贫困问题的解决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在2020年末,我国终于完成了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战,在世界扶贫历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又精彩的一笔。但绝对贫困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相对贫困时期的到来使得贫困内涵有所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医疗、教育、卫生等多个维度。而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
自长江经济带最初以“T”字型国土规划受到高度重视以来,长江经济带成为了国土规划中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隅,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长江沿线区域通过工业产业布局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但是长江经济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同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相同,行走在以要素投入、资源耗费、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路途上,随着经济发展的成效显现,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展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沿线部分地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推进时期,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为既能保护生态,也能实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经济,是助推区域绿色发展,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而对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长江经济带更是如此。长江经济带涵盖我国多个经济增长极,是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展开绿色经济发展有关探讨,能加快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分配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发展成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理清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机制,有利于在实践中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加快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与此同时,区域发展战略本身指导的要素配置与流动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
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拥有的财权出现不匹配,1995年施行的《预算法》和1996年发布的《贷款通则》中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并不具备发行债券和直接申请银行信贷的主体资格,自此以后,我国呈现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逐步扩大的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缓解经济下滑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在两大政策工具的相互联结作用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开启了一路攀升的模式。诚然,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观察现实,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实矛盾依然突出;聚焦西部地区,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使得这一区域的产业生态化转型更为迫切。环境规制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创新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催生绿色新兴产业,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创造新能源资源,成为
随着我国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经济开始呈现出“脱实向虚”的趋势,部分实体企业为了获取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也纷纷踏足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虚拟经济加速膨胀,从而使产业“空心化”,造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企业金融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带来流动性便利和高额回报的同时,也挤出了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和创新,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甚至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进步,并且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全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城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还是新晋特大城市。因此,西安市的经济发展、经济辐射力的提升决不只关乎自身,而是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部大开发、乃至对“一带一路”发展都有着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我国坚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应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