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长期采用大班授课制,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运用英语的机会几乎没有,这对其英语语言的学习不利。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交流过程,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和更多的语言输出的机会。而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单向的交流模式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很少有语言输出的机会,这无疑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改进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Swain的输出假说和Long的交互假说为基本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将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江苏省扬州中学课堂中,以此证明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交互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此,笔者开展了教学实验,主要希望在实验中解决如下问题:高中生对待英语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以及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问题;交互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语言输入与输出在语言的学习中都不可或缺;在高中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这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引言,文献回顾,教学实验方法论,实验结果和讨论,以及文章的最后结论。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意义,现状,相关研究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阐述了与交互式教学模式相关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三章着重于教学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的开展,实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分析。第四章涉及的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和相关讨论。最后一章对主要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相关的教学启示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