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的生理机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持续性及它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铅(Lead,Pb)元素因熔点低、易加工,是环境中普遍存在且危害性较强的重金属之一。如何控制和有效治理土壤Pb2+污染是目前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Pb2+污染治理成本高、工作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外源调节剂和植物修复的联合使用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且绿色环保,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硅酸盐作为一种治理污染土壤的外源调节剂,多用于水稻、大麦等火田作物和草本植物,但在林木上的应用较少。林木中因蒿柳(Salix Viminalis)生长迅速、生物量人、积累重金属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因此,为研究林木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本研究以蒿柳为材料,采用先进行Pb2+胁迫后硅(Silicon,Si)元素处理以及先Si元素培养后Pb2+胁迫两种试验设汁,通过研究Si元素调控Pb2+胁迫下蒿柳的生理生化反应及Pb24-累积规律,明确Si元素与篙柳Pb2+抗性的相关性,揭示Si元素对重金属Pb2+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机制,为Si元素在重金属污染地区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有:
  1.0-3.6mmol·L-1Pb2+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b2+浓度的增加,蒿柳株高、地径相对生长率、生物量以及各项根系生长参数显著下降;叶、根部电导率、O2+产生速率和根部MDA含量增加,POD、CAT、APX酶活性降低,非气孔因素导致蒿柳净光合速率(Pn)减少:以上表明:Pb2+引起了蒿柳膜脂过氧化,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能力,限制了蒿柳生长。通过分离并测定蒿柳亚细胞组分的Pb2+得出:Pb2+主要分布在F1细胞壁组分和F4以液泡为主的可溶性组分。随着Pb2+浓度增加,Pb2+在篙柳体内细胞壁组分增多,根部增幅最大。此外,Pb2+胁迫下,蒿柳叶部K+和Ca2+浓度降低,根部K+浓度升高(P<0.05)。
  2.通过研究0、1.5和5mmol·L-1Si浓度下蒿柳生长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施Si显著增人了蒿柳叶部的Si分布比例,提高了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生物量以及根冠比。Si增人了蒿柳叶片POD、CAT和APX酶活性和气体交换参数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Si处理下,蒿柳叶部K+、Ca2+、Mg2+含量显著增加。表明Si元素提高了蒿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能力,促进了生长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先Pb2+肋、迫后施Si处理,1.5mmol·L-1Si显著降低了蒿柳叶、茎部Pb2+转运系数,增大丫根部Pb2+含量和总Pb2+含量,表明Si元素限制了Pb2+向地上部的转移。通过分析Pb2+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得出,施Si降低了Pb2+在F2和F3的组分,促进Pb2+向F4和F1组分转移,提高了细胞壁对Pb2+的结合能力和液泡区隔化。从Pb2+的化学形态变化可知,Si元素降低了蒿柳体内活性较强的乙醇、去离子水提取态Pb2+的比例,增大了活性较弱的氯化钠、盐酸和醋酸提取态比例,减少了Pb2+的移动。Pb2+胁迫后施Si,Si元素降低了MDA含量、电导率及O,-产生速率,升高了蒿柳叶片POD、SOD、CAT和APX酶活性,其中CAT和APX酶活性增幅较大,表明Si元素可缓解蒿柳膜脂过氧化,提高蒿柳抗氧化酶活性。
  4.先Si培养后进行Pb2+胁迫处理,1.5mmol·L-1Si增大了蒿柳株高、地径相对生长率及生物量,减少了Pb2+胁迫下蒿柳体内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Si元素明显增强了蒿柳叶片POD、SOD、CAT和APX酶活性,增大了叶绿素b(chlb)含量: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化学淬灭(NPO)分别增加了66.67%、25.53%。以上表明,Si元素减轻了Pb2+胁迫下蒿柳膜脂过氧化、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化学活性,从而增强了蒿柳抗性,促进了蒿柳生长。
  5.通过对22个试验测试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叶绿素等光合指标贡献率较高,其次为株高等生长指标。表明在缓解重金属胁迫研究中,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光合指标,生长指标、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指标进行测定;在提高植物抗性研究中,选取光合和光化学效率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1上耐性,通过限制Pb2+向蒿柳地上部转移,增强细胞壁与Pb2+结合能力和液泡区隔化、影响Pb2+化学形态以及调控蒿柳生理代谢等综合措施减轻了篙柳Pb2+伤害。
其他文献
拓扑绝缘体有着独特的能带结构,自从三维拓扑绝缘体Sb_2Te_3,Bi_2Se_3和Bi_2Te_3被理论预言之后,基于这些材料的掺杂和调控便层出不穷。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课题组在经过能带调制和磁性掺杂的Cr_(0.15)(Bi_(0.1)Sb_(0.9))_(1.85)Te_3中发现了著名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使得有关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主流方向之一。在三维拓扑绝缘体
学位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气耦合而成,该结构将斯特林制冷机与脉管制冷机都置于它们各自合适的条件下工作,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避免它们各自的缺点;同时,复合型制冷机的两级制冷量可以实时重新分配,从而满足两级动态热负荷的需要。因此,复合型制冷机凭借这些优越的热力学特性使其在空间探测器冷却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理论模型及公开文献都难以直接用于分析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
学位
随着开采深度增大,穿越深厚富水岩层建设井筒将越发普遍,新型接茬钢板单层井壁会取代不合理的超厚复合井壁,钻眼爆破法是深厚立井井筒开掘首选方法,增大单循环进尺需采用大药量爆破,这样会产生接茬钢板邻近区域混凝土冲击损伤,进而导致接茬钢板处渗漏水事故。  将背景工程问题转换为爆破掘进下接茬钢板邻近区域混凝土冲击损伤科学问题。分别对SHPB加载理论、弹性波在不同介质分界面透反射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相似理论并结
学位
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和稳定性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机器学习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方法,在各个行业均有所渗透,其也被逐步引入滑坡防治领域,大大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然而,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在滑坡位移确定性预测和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滑坡位移区间预测和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有限。因此,本文以机器学习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在回归和聚类方面的优势,探索其在滑坡变形区间预测
学位
随着现代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求解各类塑性成形问题,借助有限元分析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并方便地判断失稳和断裂状态,实现成形质量的快速、精确和低成本预测,用于指导现代塑性精密成形工艺。材料本构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决定有限元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其中硬化曲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其精确性决定塑性成形的模拟精度,而且硬化曲线所覆盖的应变范围对应有限元预
学位
含有不确定参数的结构会因为结构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相互转化,且更多的是在密频系统之间相互转化。在转化中主振型矢量因为结构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产生跳跃现象,也可能使主振型矢量由线性无关变为线性相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的情况下,重频系统和密频系统的主振型矢量的选取有一定的随意性。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对应的任意一个主振型矢量,与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以外的的非密集孤立特征值对
学位
运用惯容器质量放大功能,将串并联调谐质量阻尼器(TTMD)与两个惯容器(Inerter)集成,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串并联调谐质量阻尼器惯容器(TTMDI)系统,以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论文分别从TTMDI的基本特性、多自由度结构(MDOF)的TTMDI减震控制,以及TTMDI对基础隔震系统(BIS)性能的提升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高性能TTMDI系统的基本特性研究。
学位
电商的兴起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具有历程长、时间久、跨域广的特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车速不稳等原因,产品包装会持续受到随机振动的作用。包装甚至产品会产生疲劳损伤,累积到一定值即发生疲劳失效,造成商品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降低。因此,对产品运输包装系统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测试尤为重要。目前有两种评估方法:(1)实地运输测试;(2)实验室模拟测试。前者因为耗时耗力成本
学位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为了构建新型高效脱硫光催化剂并实现对其可控组装改性,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系列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深入分析了层间阳离子对层状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层状钛(铌)多聚酸盐光催化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有机硫污染物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机理,为构建、开发绿色高效去除有机硫污染物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有益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Mat
学位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具有持久性和毒性的金属污染,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亟需开发一些尤其是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荧光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材料,克服了传统有机类荧光材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的某些缺点,不仅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与小尺寸特性,而且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环境检测、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