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之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加剧,我国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独木难支”,因而亟须发挥机构养老模式的补充作用。机构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养老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将会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一种重要选择。然而,当下农村机构养老还面临诸多困境难以有效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因此,实现农村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化,既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有利于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本文以贵州省W县为例,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其面临困境,并且基于多元主体的视角探究农村机构养老困境产生的根源,最终从协同治理的视角提出农村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化路径,即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农村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化。首先,在贵州省W县开展实地调研,从W县农村养老机构整体现状和农村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现状两个方面描述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其次,在W县农村机构养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农机构养老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设施简陋与闲置并存、供给主体单一、入住老年人需求满足度低、社会认可度低等。再次,基于多元主体的视角,从政府、社会力量、农村养老机构、农村老年人等主体层面探究农村机构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协同治理的视角提出农村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化路径,即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功能、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机构养老的机制、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能力、培育农村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