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建筑符号学为理论依托,通过对佛教寺庙广场中符号元素的应用分析与研究,总结梳理了符号元素在佛寺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佛教广场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有其宗教性和社会性,是宗教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衔接区域,是两种不同精神世界汇聚融合的空间,佛教通过佛寺广场向世俗世界表征其思想与教义,世俗世界通过佛寺广场表达对某种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佛寺广场的发展与佛教、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要求我们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彰显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并使两者和谐共荣,从而促进佛寺广场设计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国内旅游业日渐成熟,现代佛教寺庙在旅游开发与建设浪潮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佛寺广场深受其影响,开发商大兴土木,盲目追求宏大气势,忽视佛教固有的宗教氛围与文化特色,缺乏对广场空间的互动性、参与性、地方文化特色、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充分利用的思考,设计理念上较为被动,难以突破概念化、程式化的仿古手法。这些现状导致佛寺广场难以表达“人间佛教”等新兴佛教理念,使其缺乏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导致现代佛寺广场无法满足现代佛寺理念提出多元功能需求,并且出现同质化倾向,不利于优秀佛教建筑文化的发扬光大。本文针对现今佛寺广场建设出现的弊端,借助建筑符号学理论,以符号元素为出发点与基本视角,对佛寺广场设计中所常用的符号元素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建筑符号学理论与实际案例对符号元素在佛寺广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理论整合,以栖霞寺生态广场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设计实践。本文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如何设计建造现代佛教寺院广场的问题,除绪论与概念认知,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第三章对佛寺广场设计中的相关符号元素进行分析归纳;第二部分是论文第四章对传统佛教寺庙广场的塑造手段进行分析,这两章属于佛寺广场设计的基础研究;论文第五章基于前文的理论铺垫,以南京栖霞寺寺前广场为例进行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并对前几章所提出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