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属裸子植物亚门、松杉纲、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红豆杉中紫杉醇抗癌疗效独特,自紫杉醇被批准为治疗癌症新药以来,刺激了国内外对紫杉醇的需求,使得红豆杉资源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导致天然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日益减少和短缺。人工种植红豆杉成为解决红豆杉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环境、组织及不同采集时间的红豆杉样品中紫杉醇及其半合成前体物质含量,指导不同地区生产中选择合适的红豆杉品种进行种植,确立合适的采摘部位和时间,对红豆杉可再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意义。通过采集河南地区已有的5种红豆杉,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其枝、叶等组织部位中的10-DAB、巴卡亭III、紫杉醇等含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方法学考察,确定色谱条件为:Eclipse Plus Phenyl-Hexyl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25℃,检测波长227m,流动相A为0.1%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25 mL·min-1氦气脱气,进样量20μL;2、制备红豆杉分析样品条件:以甲醇为溶剂,温度为30℃,超声萃取3次,每次萃取时间分别为60min、30min、30 min,总液固比20:1,然后用石油醚脱脂萃取3次,每次50 mL,再每次50 mL三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三氯甲烷层,室温下旋转蒸发得浸膏,用色谱级甲醇溶解定容,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3、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较开封更适于在信阳鸡公山人工种植,东北红豆杉和美国曼地亚红豆杉紫科可在开封地区作为优势种源大力推广栽培,建立人工经济林,为工业化生产紫杉醇提供原料;为持续利用红豆杉植物资源,可采集植株1-2年生枝叶为原料生产紫杉醇,开封地区5种红豆杉枝叶的最佳采集时间确定为每年的3月。利用枝叶提取紫杉醇的同时应注意有效利用10-DAB、巴卡亭Ⅲ等前体化合物半合成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