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简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理论观点探析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卢卡奇是第一位以人道主义为思想特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后来的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大都继承了这种人道主义。本文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进入他的思想世界。物化问题和阶级意识理论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基本主题,本文即从物化理论、阶级意识和真理及物化的克服,总体性理论等方面展开对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性思想的探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继承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使之成为自己对资本主义进行理论批判的一个基本范畴。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卢卡奇认为“我们的目的是把物化理解为构成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整体的一个普遍的现象”,“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物化首先表现在经济活动方面,物化产生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被物化的不仅仅是工人阶级,而是还包括资本家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内。资本主义社会使所有阶级都经历了本质上的物化。“对于整个社会结构有典型意义的是,这种自我客体化,即人的功能变为商品这一事实,最确切地揭示了商品关系已经非人化和在非人化的性质。”物化现象还表现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上层建筑的物化现象主要是指官僚政治的物化或科层体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创造了一种同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在结构上适合于它的结构的法律、一种相应的国家等等。“物化”在意识形态方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克服物化是无产阶级的本质决定的。无产阶级在其阶级意识自觉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在现实上打破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对物化的克服。阶级意识就是“变成为意识的对阶级历史地位的感觉”,意识的真理性同它的阶级地位相关。无产阶级的意识具有真理性,而资产阶级的意识则是虚假的意识。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适应于经济意识的,但同时也表明了它的“最高程度的无意识,即极度的‘虚假意识’”。主要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统治只能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统治的,掩盖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对于资产阶级本身来说也是绝对必要的。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无产阶级理论的首要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物化克服的过程绝不是纯粹思想的,而必须是实践。不能把这个过程看做是一场简单的思想运动,而必须提高为是对它们作为社会生活形式的实际消除。无产阶级意识的实践性出自对自身阶级意识的自觉。真正的无产阶级意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总体性”。总体性是指历史的总体,具体的总体。总体性有多种表现,比如: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目标的统一等等。总体性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卢卡奇的一大理论创新,卢卡奇的总体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的决定性的区别。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拥有总体性的思想意味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改造社会的力量变成了现实。卢卡奇以总体性这个核心范畴诠释了马克思的辩证法,并将以辩证法为自己方法论原则的无产阶级意识提高到克服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的高度上,就此而言“唯物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卢卡奇给予阶级意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并且认为在无产阶级完成自身使命的过程中,阶级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卢卡奇具有意识决定论的倾向。他提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除了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之外,还需要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卢卡奇的人道主义思想,核心地体现在他的“物化”理论及阶级意识理论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物化本质说明其非人道的品质,正是在这里,资本主义制度才是不合理的。与此相应,社会的解放也就是人性从物化状态的回归。卢卡奇认为对物化的克服,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它的合理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其人道主义特征展现了自己的优越。进而,无产阶级运动的关键就是无产阶级自身意识的觉悟,具有成熟的阶级意识,也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卢卡奇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卢卡奇以人道主义精神重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扩展和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社会在经历30余年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之后,虽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很多社会领域已经表现出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特征。目前中国社会中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对物质的巨大的依赖。形成和谐社会的一个合理的途径,就是要超越对物质的依赖,重新建设社会和个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