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励磁智能接口系统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励磁装置是同步发电机的重要控制部件,直接影响电机及电力系统的特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接口系统用于新型数字励磁装置。励磁装置智能接口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使励磁装置和电厂中央控制室之间构成网络互联系统,实现全数字化、智能、双向、串行、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在数字励磁装置和中控室上位机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励磁装置,现场总线的知识背景及智能接口系统研究的目的;然后着重介绍了励磁智能接口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实现方法,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   系统运用CAN 总线实现与励磁模块之间(智能功率柜、DSP数字励磁调节器、液晶触摸屏、液晶显示)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递,以实现对励磁系统参数的采集和控制调节;   通过RS-485 总线、以太网将励磁系统的励磁参数传送至中控室上位机,以实现中控室对励磁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另外为了对少量重要开关量信号进行控制和监测,系统保留一些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以作为网络冗余。   本设计充分利用了dsPIC30F 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强大功能,通过在线调试程序实验,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需要具备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理论自信来源于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有自我教育论、利益表达论和参与发展论作为其理论根基.行动自觉需要高校以制度设计为保障
公用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是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对智能公用配电变压器进行监测与控制也是提高电能质量,保障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为了实现对公变的监控,必须借助一个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本课题对这个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软、硬件设计思路以及其实现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情况和公变的智能化以及智能终端的应用现况。其次对公变的终端测控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整体设计结构和基本的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参数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及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30MW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同步发电机五种运行特性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和解析计算方法,揭示了饱和电抗随运行条件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发电机的变参数数学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300MW汽轮发电机的稳态有限元模型,编写了一系列运行特性的有限元法与解析法MATLAB计算程序,对比发现,不计饱和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
随着电力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国家对电力系统行业投资的逐年加大,电网装机容量不断得到提升,全国电网互联建设正在加快。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
大规模风电接入独立电力系统时,由于其机组数量少,机组容量小,系统稳定性较差,波动的风电功率接入将引起电力系统功率不平衡,加大系统频率波动,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限制了当地风能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针对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独立电力系统,进行了系统频率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大型风电场功率波动频域建模的理论基础和求解过程,通过霍林河算例模型计算结果,重点从频域和时域两个角度分析
随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网发展战略的实施,电网结构逐步向交直流并列运行方向发展。虽然交直流并列运行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但也会引起火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
目前传统的修井起重机以车载柴油发动机为动力机构,存在污染严重、工作效率低和工作方式落后等问题。而且其电控系统提升抽油管时,不能准确实时地对其执行抱闸动作,时常出现工作死区等现象,极大地降低了修井起重机生产作业的工作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传统的修井起重机电力传动系统控制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了修井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本文围绕修井起重机电力传动系统控制技术的改进问题,主要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电能是当今最重要的能源形式,电力工业则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产业。一个国家的电气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电网结构本就薄弱,再加上接入了大量冲击性负载(如交流电弧炉、轧机、电焊机等),引起电网供电电压的波动与闪变、谐波、功率因数降低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造成电网电能质量下降、损耗增加和效率降低,远不能满足21世纪各产业与人们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上述
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孝感市,位于长江以北、汉江之东,与湖北省省会武汉接壤,距离武汉市区六七十公里,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下辖孝南区和云梦、孝昌、大悟3县,代管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