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课程目标有:“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了更好地实现当前课标及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要求,笔者认为,有必要创造性的将有轨尝试学习和问题解决教学结合在一起。因此,当前课标下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否有效便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以及“有轨尝试目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问题,并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在当前课标情形下如何应用;其二,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应用时应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其三,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否有效?比如对高中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质疑批判的能力,数学成绩等方面有何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有轨尝试学习和问题解决教学的文献资料,阐述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对“有轨尝试”、“问题”、“有轨尝试问题”、“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有轨尝试问题”、“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是本文中的新概念,基于前辈对有轨尝试和问题解决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对其进行了界定,将有轨尝试问题界定为问题以尝试学习提纲的形式在有轨尝试学习材料中体现出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步骤、有轨道、有层次的完成。将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界定为根据有轨尝试学习材料,将学习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励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尝试、独立探索、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轨道、有步骤地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确定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阐释了理论基础,包括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基于当前课标理论的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第三部分,对高中数学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分析,提出了该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并根据该模式给出了有轨尝试学习材料案例和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步骤: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探索有轨尝试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深入分析有轨尝试问题;教师启发指导,落实有轨尝试问题;练习反馈,课堂小结。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步骤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具体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有轨尝试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深入分析有轨尝试问题的策略;教师启发指导,落实有轨尝试问题的策略;练习反馈,课堂小结的策略。并选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出版社)B版必修二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第三课时的有轨尝试学习材料和教学过程作为案例。第四部分,对高中数学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便利选取山东师大附中幸福柳校区2016级高一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的期中考试成绩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平均年龄、总人数相同。实验班采用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起点、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作业量等一致,并且学生全部正常上课,无缺勤等意外情况发生。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确保两个班级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实验时间为半个学期,实验材料是有轨尝试学习材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出版社)B版必修二教材,测试材料是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卷和实验前后的调查问卷。实验结果的分析是运用SPSS19.0软件分别对两个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和Excel2010软件分别对两个班的问卷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否有效。第五部分,对高中数学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及反思。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质疑批判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有效的,符合当前课标中的要求。然后结合研究成果和教学反思,笔者对本研究提出了不足和教学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