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微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rpf基因的表达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M.luteus)为专性需氧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分布与空气、水、土壤中,也见于人与动物皮肤、咽部、眼睛等部位,是人和动物的条件致病菌,但其致病性、耐药性、和检测方法鲜有研究。鉴此,本论文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对从永州、浏阳、澧陵、茶陵等猪场分离的藤黄微球菌进行了鉴定;藤黄微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环媒恒温扩增技术(LAMP)应用于藤黄微球菌的检测;RPF因子的原核表达的研究,结果如下:对病原菌藤黄微球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病猪部分脏器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原为藤黄微球菌变种Ⅲ;病理解剖变化是广泛性组织损害;组织病理学变化是肝脏细胞和淋巴结的变性与坏死,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以及肺的充血和出血,肝、脾、等实质性器官有针尖状出血点,大部分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根据藤黄微球菌23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PCR检测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链球菌等九种其他病原菌为阴性,对自然感染猪的临床样品U32株抽提的DNA为模板,扩增结果为阳性。结果表明,该法检测藤黄微球菌准确性高。本法扩增藤黄微球菌产生的特异性片段为1326 bp,最低检出浓度为1058 CFU/mL。基于藤黄微球菌23S rRNA基因之1125-1323bp区设计出F3、B3、FIP、BIP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扩增方法-环媒恒温基因扩增(LAMP)。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评估时,用7个参考株和大肠埃希菌等八种其他临床病原菌检验本检测法,结果表明,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法检测藤黄微球菌快速、灵敏高、特异性强。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rpf基因全长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一个大小为564bp的DNA片段,再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其他文献
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禽肝病毒属,对雏鸭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具有传播迅速的特点。为了探究其2A蛋白的功能,我们开展了2A蛋白生物信息学特性、2A2和2A3
摘 要: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的尝试、拓展教材实验的内容、由对实验步骤的讲解改为实验过程的设计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引起的仔猪、犊牛和羔羊腹泻是幼畜的一种最常见病,在世界范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ETEC菌株的致病前提是通过
摘 要: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体系当中,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连接教学科学与实践的桥梁。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艺术手段上下功夫,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大致可以分为:教学过程的艺术、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的非语言艺术以及板书的艺术等形式。本文就教师教学过程的艺术,探析了教学过程中各种艺术的特点及功能,并举例介绍了教学艺
干扰素(IFNs)是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导机体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属机体Ⅱ类细胞因子,在先天免疫应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氨基酸序列、结构特点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