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以《纽约时报》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新闻话语为对象,试图探究其话语策略,分析其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国际传播的背景下,国际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话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意义愈发重大。崛起中的中国在改变不平等国际秩序的过程中,难免渐生摩擦,而围绕国际争端的新闻话语更是话语权激烈争夺的竞场。钓鱼岛争端涉及中、日、美三大国,且争端或将成为常态,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领土争端,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大事件。主流媒体关于钓鱼岛争端的国际报道不仅具有新闻价值,更具有关乎相关国家形象建构的重大意义,甚至可能对社会现实产生相应的反向建构。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重要介入因素,而美国的《纽约时报》闻名世界,对外宣称秉持客观、中立的报道原则,也对中日钓鱼岛争端进行了大量报道,其新闻话语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围绕中、日、美三个主体,尤其是针对中方,《纽约时报》的这些新闻话语试图建构怎样的主体形象,是否具有特定的倾向,由此反映了怎样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从话语策略而言,这些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建构是怎样实现的?深入社会实践层面,这些话语实践可用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进行相应的解释,而这些话语实践又可能反过来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产生怎样的影响?为解答上述问题,研究以《纽约时报》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新闻话语为对象进行分析,结合了费尔克拉夫与梵·迪克的CDA理论与方法,以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三维框架为基础,辅以主题结构的分析方法。通过剖析,研究希望一方面有助于受众在信息爆炸、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提升对新闻等大众话语进行批评解读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研究剖析《纽约时报》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的话语策略,旨在深入理解《纽约时报》如何利用看似客观的话语建构特定的权力关系、散播其意识形态。这种理解有助于熟悉国际传播规则,不仅有利于我国肩负国际传播使命的媒体更有针对地进行反驳,而且有助于加强自主设置议程的技巧,在国际争端报道等国际传播中争夺更加有利的话语权,维护正面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从文本维度到话语实践维度,《纽约时报》运用了词汇的过度化、及物性过程的转换,利用篇章主题的推导、局部语义的连贯,以及互文性话语描述方式的择取与搭配,形成了多维渗透的话语策略,勾连并运用了话语所在的文本与社会语境,建构了一个立体的话语体系。在此体系中,中国被集中建构为引发了巨大危害、带有严重威胁的争端挑起者;而日本虽然偶尔受到美方敲打,但主要是被建构为受中国威胁与压迫、进行反抗的一方;美国则始终被描述为最理智的协调者。上升到社会实践维度,将话语实践与对应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则可发现,话语背后暗藏着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体现并建构着中国威胁论调的偏激意识形态,褒美、偏日、贬中。《纽约时报》的这种话语实践是与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权力建构需求相对应的,是为其地区霸权建构而服务的。但这种话语实践试图建构的意识形态不利于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受众应具有批判解读的意识与能力,我国媒体则应在掌握话语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话语权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