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情景喜剧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导演英达作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创人在这一领域长期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但从总体上看,除《我爱我家》作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获得巨大成功外,其他作品如昙花一现,并未取得如《我爱我家》一样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情景喜剧陷入了一样的家长里短的情节和类似的表演风格这样一种程式化模式当中,难以取得显著突破。2002年由尚敬执导的中国首部军旅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横空出世,取得极大的反响,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至情景喜剧,再加上2006年一部红透大江南北的古装武侠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由此确立了“嬉闹中透锋芒”的“尚式喜剧”风格。中国情景喜剧由统领其十多年的英达,悄然过渡到风头正盛的尚敬。 中国情景喜剧在这十几年中取得了相对显著的发展,但关于情景喜剧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中国情景喜剧的专门著作,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对某一情景喜剧作品的感性认识,系统的理论分析相对较少。而对于“尚氏喜剧”的大多是从电影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或者是对“尚氏喜剧”中单一文本尤其是《武林外传》的研究较多,对“尚氏喜剧”从语言学角度进行整体把握的研究相对匮乏。 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究“尚氏喜剧”幽默语言创作上的特点,将它作为中国情景喜剧昭示出的一些新特点加以看待和分析。本文力图通过对“尚氏喜剧”经典之作《炊事班的故事》的研究,以获得“尚氏喜剧”在幽默语言创作上形成的特征。具体来讲主要是从修辞学和语用学这两个角度展开对剧中幽默台词进行分析和探索,一方面是对《炊事班的故事》中幽默语言的特点进行总结以及修辞手段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利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这两个语用学理论对其中幽默语言的形成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炊事班的故事》中幽默语言在修辞和语用方面的剖析,为今后情景喜剧中笑点的创作、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