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俗名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1988年引至我国试养,2001年起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最主要品种,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60%;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在台湾有悠久的养殖历史,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大陆大面积养殖,目前为我国对虾养殖的第二大品种。本文对南方地区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斑节对虾生长两大部分,结合相关水体理化因子和生产纪录对有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特性研究2009年5月至9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公司所属的养殖场选取2口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编为Ⅰ池和Ⅲ池,对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进行每周一次连续采样,测试分析其生长的相关数据,研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能够较好的拟合体长、体重的生长曲线。在此条件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生长前期主要体现为体长生长,后期主要体现为体重生长。体长、体重生长曲线为:Ⅰ池:Lt=17.6955(1-e(-0.0095(t-12.2421),Wt=65.2846(1-e-0.0095(t-12.2421)2.8935;Ⅲ池:Lt=16.8567(1-e-0.0104(t-21.1781)),Wt=66.0607(1-e-0.0104(t-21.1781))3.0292。2.施用益生菌对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2009年5月至9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公司所属的养殖场选取4口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其中2口在养殖过程施用益生菌,编为Ⅱ池和Ⅳ池;2口在养殖过程未使用益生菌,编为Ⅰ池和Ⅲ池。每周一次的连续采集各池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分析其生长的相关数据,研究施用益生菌对此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能够较好的拟合体长、体重的生长曲线。各池养殖凡纳滨对虾体长、体重生长曲线分别为:Ⅰ池:Lt=17.6955(1-e(-0.0095(t-12.2421)(),Wt=65.2846(1-e(-0.0095(t-12.2421)2.8935;Ⅱ池:Lt=15.1734(1-e-0.0167(t-23.2096)),Wt=46.6974(1-e-0.0167(t-23.2096))3.0336;Ⅲ池:Lt=16.8567(1-e-0.0104(t-21.1781)),Wt=66.0607(1-e-0.0104(t-21.1781))3.0292;Ⅳ池:Lt=15.8919(1-e-0.0148(t-21.3041)),Wt=57.362(1-e-0.0148(t-21.3041))3.2098.施用益生菌的实验组(Ⅱ池和Ⅳ池)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分别在日龄56天和55天(即养殖38天和37天)高于各自的对照组,在相同养殖期内实验组与对照组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对虾个体饱满,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规格。3.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2009年5月至9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公司所属的养殖场选取4口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对养殖水体进行每两周一次的连续采样,结合虾池日常管理记录,分析养殖水环境理化因子、营养盐循环、透明度、有机质的变化及。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水温、pH、盐度及溶解氧呈波动性,pH受池塘底质的影响较大。池塘中氮磷的循环受到底质的影响。透明度与BOD和浮游微藻的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虾摄食的饵料占投饵量的主要部分,养殖环境较好的池塘,COD与底泥中有机质在投饵的回归方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使用益生菌能够改善水体的pH值,降低氨氮浓度。4.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2009年5月至9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公司所属的养殖场选取2口斑节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编为A池和C池,对养殖的斑节对虾进行每周一次连续采样,测试分析其生长的相关数据,研究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土池养殖条件下,稳定生长的斑节对虾(A池)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能够较好的拟合对虾的体长、体重生长曲线。A池斑节对虾体长、体重生长曲线为:Lt=15.329(1-e-0.011(t-24.0776)),Wt=63.3857(1-e-0.011(t-24.0776))3.3753。C池斑节对虾生长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体长、体重波动较大,体长、体重的数据无法进行生长方程的相关处理,生长曲线不能拟合其生长的规律。5.施用益生菌对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斑节对虾生长的影响2009年5月至9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公司所属的养殖场选取4口斑节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其中2口在养殖过程施用益生菌,编为B池和D池;2口在养殖过程未施用益生菌,编为A池和C池。每周一次连续采集养殖的斑节对虾,测试分析其生长的相关数据,研究斑节虾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中3口塘的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的生长曲线。体长、体重生长曲线分别为: A池:Lt=15.329(1-e-0.011(t-24.0776)),Wt=63.3857(1-e-0.011(t-24.0776))3.3753; B池: Lt=13.9616(1-e-0.0104(t-18.9231)),Wt=38.9398(1-e-0.0104(t-18.9231))3.167;D池:Lt=20.4095(1-e-0.0055(t-1.2909)),Wt=113.4397(1-e-0.0055(t-1.2909))2.9398;施用益生菌的实验组对虾在不良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较长;益生菌能够降低蓝藻水华对斑节对虾生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