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增材制造WC_p增强Fe基复合材料增韧工艺与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于磨损领域,能够解决复杂恶劣工况下传统材料磨损性能差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较差的韧性,限制了其在磨损领域的发展。因此,研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工艺与韧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和锻造处理工艺,实现了WCp增强Fe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增韧和锻造增韧。在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增韧工艺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通过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空间夹层分布的WC/H13-Inconel625结构韧化复合材料。增强区为20%体积分数WC/H13复合材料,韧化区为Inconel625合金。增强区硬度由强韧界面向中心区域呈梯度变化,韧化区平均硬度为230.5HV。结构韧化复合材料在平面磨损中表现出“宏观阴影效应”,具有与相同体积分数的传统WC/H13复合材料相当的耐磨性和更好的减摩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结构韧化复合材料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为传统WC/H13复合材料的5.5倍,达到13.8J/cm2。在激光增材制造WC/18Ni300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单向热锻实现了Fe基复合材料的锻造增韧,利用OM、SEM、EBSD、TEM等手段分析了锻造处理前后WC/18Ni300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机制。研究发现,锻造处理之后复合材料基体发生了部分马氏体相变,晶界网状碳化物被打碎并形成流线,基体上析出了200300nm的(W,Mo)2C和520nm的Ni3(Mo,Ti)。经过锻造处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耐磨性略有降低,但冲击韧性增加了71%,由5.5J/cm2提高到9.4J/cm2。通过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断裂行为的分析,阐明了结构增韧和锻造增韧两种工艺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WC/H13-Inconel625结构韧化复合材料表现出区域性的混合断裂方式,通过Inconel625的韧性断裂吸收冲击能量。同时,裂纹扩展前沿在增强区与韧化区界面处发生偏折和分叉,增加了裂纹扩展所吸收的总能量,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对于WC/18Ni300复合材料,锻造处理能够打碎复合材料中的网状碳化物,提高基体塑性和碳化物协调变形能力。同时,基体晶粒内部产生大量位错和亚结构,经过静态再结晶后基体平均晶粒尺寸由107μm减小到17μm。基体晶粒细化和碳化物碎化是复合材料锻造韧化的主要增韧机制。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摄影理论建设是在人与环境的较量中,是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和社会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摄影理论的建设是人的作用和实践的产物,是人与文化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
2011年3月底.国家树脂检测中心现场抽样检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简称九江石化公司)聚丙烯(PP)产品的质量。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上有所作为,其中也包括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在机械电子工程中主要作用为解决常规手段无法处理机械电子系统复杂性的问题。
“五段式”课堂结构(又称“五段式”教学法),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常包括课前导入、新课学习、讨论质疑、练习指导和展评小结五个教学环节。这种课堂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防渗处理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赣州市某水利枢纽右岸前期工程为例,将高喷灌浆技术成功应用于纵向土石围堰的防渗处理。然后结合工程实
壁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其艺术价值远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本篇论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壁画设计进行阐述,首先从壁画创作的空间维度阐述了壁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壁画对大众审美的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急剧增长,电力用户对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改造已成为满足电力需求的一种方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其独特
汽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汽车产业在为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汽车的涂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会严重影响社会环境,因此,有效地治理
针对三轴飞行仿真转台高精确度伺服系统中存在的由于系统模型参数变化,以及外部扰动、摩擦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复合控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连续自
针对轴向加载类试验机同轴度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轴向加载类试验机同轴度检测仪设计方案。系统由标准试样、测量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组成,标准试样上粘贴有应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