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零售业是流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主要是消费资料的流通。虽然我国的零售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近代以来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外资的引入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零售业态的迅速演进,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近些年来,由于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以经营线下实体店为主的外资零售企业受到冲击,我国零售业是否仍需大量引入外资成为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因此,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探究我国零售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于我国零售业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论文以聚集形式、组织形式、店铺形式以及交易媒介作为划分标准,对零售业态进行分类。然后通过阐述零售业的历次革命和我国零售业的沿革,对国内外零售业各主要业态产生的背景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也简要分析了我国流通领域的政策现状。在这一部分,论文重点介绍了网络零售业态并将其和传统零售业态进行对比,认为两者是可以协同发展的。其次,论文概述了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现状,指出网络零售业态的市场集中度要远远高于传统业态。论文在分析我国各地区零售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发展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前景广阔。在介绍了我国零售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之后,论文指出外资可以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最后,论文使用1998-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将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将该行业FDI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利用stata13分别从国家层面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层面进行多元回归探究。通过分析,论文指出我国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其FDI存在正相关关系,只是在不同地区其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同时,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及其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会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也会加快我国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开发。因此论文提出我国应该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同时也要积极打造零售业自有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实现零售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促进零售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在地区层面上,论文指出要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推动各地区零售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