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难以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和盈利,药品15%左右加成收入成为医院的重要补偿来源,“以药养医”逐步形成,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许多卫生行政单位和医院(包括卫生院)进行了“医药分开”的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在吸取国际经验和各地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医药分开”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承认“医药分开”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别。广义是指完全推行或部分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对药房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进行改造,将医院和药品收益间的利益链条切断,减少乃至取消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狭义是指将医院药房从医院彻底分离出去,改造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经营,只跟医院有业务往来,没有任何经济关系。
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首先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正义论,以及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理论申明了实施“医药分开”的必要性,运用民营化理论分析了“医药分开”的运行方式。随后,本文选取药房托管、药房剥离、政府举办、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全面预付、“通用名处方+处方自由外配”等六种理论和实践模式,分析“医药分开”的现况,发现“医药分开”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药品供应和质量问题、药品销售垄断问题和监管问题等,并对上述六种模式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把江西正在运用的取消药品加成落实情况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结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重新思考“医药分开”,建设性地提出“医药分开”分步到位分段实施构想,期待有望对“医药分开”的推行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