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珠母贝血液与外套膜外液细胞学和转录组学比较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光镜及电镜技术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血液细胞和外套膜外液细胞进行分类研究,并分别构建了这两种细胞的转录组文库,运用RNA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构建的文库开展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将马氏珠母贝的血液细胞分为四类:淋巴样细胞、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淋巴样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4.7%,细胞平均大小为4.13μm,胞质中无颗粒。大颗粒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5%,细胞平均大小为6.40μm,内含多个瑞氏-姬姆萨染色呈蓝紫色的颗粒物质。小颗粒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3.7%,细胞平均大小为4.35μm,细胞质中充满颗粒物质,瑞氏-姬姆萨染色反应为鲜红色。透明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46.6%,细胞核平均大小2.67μm,细胞中没有颗粒物质。血液细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淋巴样细胞中发现有少量线粒体和小空泡存在,细胞质较均一;大颗粒细胞线粒体较多,小空泡密集,有电子密度高的颗粒存在,内质网及核糖体丰富;小颗粒细胞细胞内有小空泡、中型空泡和高电子密度的小颗粒;透明细胞小空泡很少,但有大空泡存在,没有发现高电子密度的颗粒。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将马氏珠母贝的外套膜外液细胞分为五类:淋巴样细胞、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巨型细胞。淋巴样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8.8%,细胞平均大小为4.10μm,胞质中没有颗粒物质。大颗粒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9.0%,细胞平均大小为6.44μm,颗粒物质密集,瑞氏-姬姆萨染色呈蓝紫色。小颗粒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4.4%,细胞平均大小为4.33μm,细胞中颗粒染色呈鲜红色。透明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4.1%,细胞平均大小为6.08μm,胞质中没有颗粒。巨型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33.7%,细胞平均大小为11.09μm,HE染色发现细胞内有大量嗜伊红颗粒物质。外液细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淋巴样细胞没有发现电子密度高的颗粒,有小空泡存在;大颗粒细胞线粒体较多,小空泡密集,还有电子密度高的颗粒存在;小颗粒细胞内有小空泡以及高电子密度的小颗粒;透明细胞细胞有时发现有分页核存在,有大空泡存在,细胞质均匀;巨型细胞内空泡及颗粒物质密集,且能以出芽方式分泌囊泡。鉴于血液细胞与外液细胞在形态上的相似性,推测外液细胞中部分细胞(淋巴样细胞、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可能由血液细胞穿越外套膜而到达外液腔。对马氏珠母贝血液细胞和外液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筛选出9994条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通过对999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富集通路分析。在血液细胞中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和GO通路中大多与外界刺激下血细胞的迁移活动相关,说明血液细胞在应激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液细胞中发现大量高表达的矿化基因,推测外液细胞可能参与了贝壳的矿化过程。通过对马氏珠母贝的血液细胞和外液细胞进行比较来研究外液细胞的来源和功能,为后续对马氏珠母贝珍珠质形成的矿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其他文献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Ruditapes philippinarum conglutination mud,RPM)是菲律宾蛤仔水产养殖的典型副产品废物,而舟山水产养殖场的RPM被新近报道为一种有前景的天然生物絮凝剂资源。旨在弄清楚RPM絮凝活性是否具有地域依赖性以及探索絮凝产生原因以拓宽其开发范围,本研究对RPM的絮凝剂产生源及其分离的絮凝活性菌株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来自大连、威海、舟山和湛江四个地
学位
抗脂多糖因子(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ALF)是甲壳动物体内主要的抗菌肽分子,属于阳离子抗菌肽家族。该家族抗菌肽具有序列和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在抗细菌、真菌、病毒
在社会主义时期 ,公仆与人民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加强公仆与人民的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革命导师提出正确处理这一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三个代
海滩养护已成为防治海岸侵蚀的主要措施,在欧、美、日等国已得到广泛的开展,经验和理论丰富。近年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但尚属刚刚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滩养护设计及其模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