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腹针的治疗,分析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并评价腹针治疗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希望能对高脂血症的早期控制,对防治高脂血症的并发症提供研究证据。 方法: 通过前瞻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本实验将选择60名从广东省中医院的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要求,随机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而另一组则为薄氏腹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则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予薄氏腹针治疗,治疗周期为12个月。根据高脂血症的发病特点,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之间主要观察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次要观察指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腰围及体重指数(BMI)的水平变化,统计分析上述各个指标,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干预前后指标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间计数资料的显著性差异用卡方检验。 观察30例腹针治疗组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的针灸相关性不适症状,评估腹针治疗的安全性。 成果: 临床疗效方面:1.治疗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均有明显差异( P<0.05)。2.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 P<0.05)。3.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方面,腹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次要观察指标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比干预前减少,相对对照组,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而甘油三酯水平较前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的改善情况未见显著差异,两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中评价。 安全性及依从性方面:治疗过程中,30例腹针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肿、神经损伤、疼痛、皮肤过敏及晕针等不良反应,提示腹针治疗有确定的安全性,无明显副作用。研究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好,未出现任何脱落、剔除病例。 结论: 1.腹针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具有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 2.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节及运动两个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对高脂血症有基础治疗的作用。 3.腹针治疗具有简便、有效、廉价、安全性好等优点,无西药的毒副作用和成瘾性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积极探索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