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防止地下水污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地下水脆弱性反映地下水系统遭受污染的潜在可能性,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北京是一个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市总供水量的三分之二。由于近年来降水量偏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在面临供水紧张的同时,地下水资源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地威胁了城市水厂的供水安全,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危机。开展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科学定量地评价地下水的易污染性,对于合理保护北京地下水资源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系统论述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简要介绍了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水文地质特征。在收集研究区水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选择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的净补给、包气带岩性、土壤类型、含水层介质、含水层的水力传导系数、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污染源8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分别运用DRASTIC方法和基于人类活动的地下水脆弱性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系统评价了北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脆弱性,得到地下水脆弱性指数结果,并编制了地下水脆弱性图。从整体上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从冲洪积扇的顶部到中下部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由高到低。北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的防护条件较差,极易受到污染。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下水脆弱性与区域内的土壤、包气带、含水层等条件空间分布一致,能客观反映区域的地下水防护性能,为地下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水资源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