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频率分析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最复杂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作为水循环的间歇扰动,干旱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带来不利后果,例如阻碍植被生长、造成植被凋亡、诱发森林火灾等。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因此,确定干旱高风险区域以及探讨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对干旱的响应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本研究以陆地生态系统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再分析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了全球干旱频率分析,展示了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量化了干旱对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首先,使用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来表征干旱,根据游程理论识别出历史干旱事件并提取对应的干旱变量,包括干旱历时、烈度、峰值,利用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KDE)方法建立干旱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干旱变量的联合发生概率和重现期。其次,从气候区和土地覆被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各月份的分配情况,探讨了GPP、ET、WUE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森斜率(Sen’s slope)和改进的曼-肯德尔(MMK)方法评估了GPP、ET、WUE的趋势变化。最后,通过确定关键滞后月份下SSMI与WUE的相关性最高来揭示干旱对WUE的滞后效应,比较干旱期与非干旱期WUE的相对变化来量化干旱对WUE的影响,并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估算GPP和ET对干旱的敏感性。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北美西部、巴西东北部、南美东南部、中亚和青藏高原的干旱风险较高。全球尺度下,澳洲北部发生的干旱事件次数最小仅33次,而阿拉斯加/加拿大西北部、北欧、北亚发生的干旱事件次数多达70次。干旱事件的历时、烈度、峰值的取值范围分别是:1.94~5.18个月、0.92~2.81、0.49~0.72。干旱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超过了0.73,说明干旱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适合构建它们的联合分布函数。干旱变量的理论频率与经验频率的K-S检验与A-D检验统计量基本都通过了5%显著水平,并且RMSE取值范围在0.002到0.217之间,说明KDE的拟合优度较高。“或”情况下的联合重现期总是比“和”情况下的同现重现期要小,而单变量重现期的取值在两种情况之间。“或”情况下的干旱发生概率总是要大于“和”情况下的干旱发生概率,说明“或”情况下的干旱频率分析会高估干旱风险,而“和”情况下的干旱频率分析会低估干旱风险。干旱风险在北欧和北亚较低,而北美西部、巴西东北部、南美东南部、中亚、青藏高原属于干旱高风险区域。(2)1982~2018年间陆地生态系统的GPP、ET、WUE主要呈上升趋势。陆地植被平均每年的GPP、ET、WUE分别为1027.74 g C m-2、705.11 mm、1.05g C kg-1 H2O。GPP、ET、WUE通常在每年的七至八月份达到峰值,在北美东部、北欧、中欧等中高纬度区域呈“n”型单峰年内分布,而在美洲中部/墨西哥、亚马逊、东南亚等低纬度区域呈“w”型多峰年内分布。GPP、ET、WUE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由赤道向两级递减的规律。在各气候区之间,亚马逊的GPP和ET取得最大值2765.38±636.88 g C m-2和1603.04±272.16 mm,而东南亚平均每年的WUE最大为1.67±0.29 g C kg-1 H2O。在各种土地覆被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GPP和WUE,平均每年达到1405.42±916.08 g C m-2和1.21±0.47 g C kg-1 H2O;混合植被每年的ET总量最大为836.31±416.03 mm。MMK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植被的GPP、ET、WUE表现出显著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分别是46.74%、56.32%、35.95%,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的面积占比分别是6.67%、5.20%、6.85%。相比于其他气候区,GPP在北欧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当地面积占比为95.22%,而南欧/地中海的ET和WUE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当地面积占比分别是91.40%和72.88%。(3)67.30%陆地植被面积的WUE在干旱期减少,而29.59%陆地植被面积的WUE在干旱期增加。干旱对70.87%的陆地植被WUE具有滞后效应,平均滞后月数为4.12个月。干旱对巴西东北部、南非、澳洲北部的生态系统WUE主要具有0~4个月的短期滞后效应,而对北美东部、中欧、西亚的生态系统WUE主要具有5~12个月的中长期滞后效应。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WUE主要具有中期和长期滞后效应,而对灌丛和稀疏植被WUE主要具有短期滞后效应。SSMI与WUE之间的Rmax-lag在67.30%的陆地植被区域取值为正,在29.59%的陆地植被区域取值为负,说明干旱主要对WUE具有负面影响。干旱发生时,青藏高原和西非的WUE分别会减少36.95%和24.93%,而北欧、阿拉斯加/加拿大西北部、西亚的WUE在干旱期分别增加了14.64%、8.83%、8.53%。湿润气候区的GPP对干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的ET对干旱敏感性更高。
其他文献
报纸
月季(Rosa hybrid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常绿灌木,被誉为“花中皇后”,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月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植,深受大众喜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然而月季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高温会使月季进入半休眠状态。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高温高湿,导致很多月季品种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观赏效果严重降低。因此,选育耐热月季品种、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月季耐热性是目前月季育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
学位
由于环境和荷载的影响,桥梁、道路和大坝等基础设施的退化速度正在加快,裂缝作为影响建筑物结构质量的主要缺陷之一,对其监测使建筑物保持良好状态至关重要。传统人工裂缝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影响,不仅检测结果不可靠,而且费时。基于传统数字图像的混凝土裂缝检测的方式,对图像预处理技术要求高,且检测结果易受周围光照、噪声等因素影响。而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中通过对裂缝边界特征提取,进而精确地识别裂缝,其检测效果具有
学位
陶瓷灌水器因具有节能、环保、智能等优于传统迷宫流道滴灌灌水器的优点,近年来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灌水器堵塞是微灌技术长久以来普遍存在、难以根治的问题,由于陶瓷灌水器与迷宫流道灌水器不同的工作方式,前人对迷宫流道灌水器堵塞机理的研究结论无法直接用于陶瓷灌水器,因此,探求陶瓷灌水器在多种灌溉条件下的堵塞机理可为陶瓷灌水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探求陶瓷灌水器与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抗堵塞
学位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高考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发挥着为国选才的重要作用。今天的高考围绕着学科素养,侧重对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因此潜心研究高考命题导向,是我们的职责。[1]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翻译是读懂的关键。实词的准确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实词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因此掌握一些实词推断方法,成了本文研究的对象。
会议
加气滴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其具有协同调节作物根区水、肥、气状况,改善植物根区生长环境,缓解作物根部缺氧问题,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大田作物及果树种植上。地下滴灌作为加气灌溉的最佳方法,但滴头狭窄的流道易被水中的颗粒、化学沉淀、溶解盐、微生物和其他杂质堵塞,严重制约了加气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基于此,本文以加气滴灌系统为研究基础,以内镶贴片式滴头为研究
学位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带来长效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西部黄土地区的场地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污染场地的检测与评价成为研究热点。电阻率作为土的固有属性,在土体污染前后差异显著,对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微观特征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本文以杨凌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配制不同农药污染物,对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电学特性进行测试,提出了适用于有机磷农药污染场地的电学预测公式,主要研究内容
学位
水轮机转轮叶片产生裂纹几乎是所有水电站都会面临的问题,由于转轮在水下运行,所以无法在裂纹产生的第一时间观测到转轮的裂纹情况,因此会出现转轮含有裂纹时水轮机继续运行,此时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将使裂纹向叶片深处快速扩展,形成严重的贯穿性裂纹,影响转轮的使用寿命和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转轮裂纹实时监测理论尚不成熟,需在定期维护或机组效率和稳定性下降时,通过停机检修的方式来确定叶片是否有裂纹。传统的裂纹检
学位
月季(Rosa chinensis),又称“花中皇后”,色彩艳丽丰富,花香引人入胜,是重要的商业花卉。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草本,盛花期长,色彩和形态多种多样,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观赏花卉。因此,在两种花色花香表型丰富的植物中深入挖掘色香关联基因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月季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花瓣中特异性表达基因,并对矮牵牛栽培种基因组组装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基因注释并寻找花瓣中特异
学位
土壤盐渍化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的土壤退化,其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盐渍化的遥感监测为盐渍化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高分辨率是无人机遥感的显著特点,可以对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精细化的研究,为区域小尺度盐渍化高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平台搭载小型多光谱遥感相机,采集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试验地植被覆盖期的多光谱图像。利用阈值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图像分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