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教育的产物,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也就是课程的产物。在学校环境里,学生与教师都在课程中成长、成熟和发展,课程事关学生和老师的命运、前途与幸福。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要有理想的课程,要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要革除课程的各种弊端。要为学生创造幸福的人生,就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课程。要真正关心教师,就要让他们成为课程的主人而不是课程的奴隶。以人为本,应该是课程论的宗旨,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课程论就是实践课程论。因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成长、发展的。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发展的理想境界,它既是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以人为本的课程论要以实践为基础,以真善美为基本价值取向。这样的课程新哲学就是实践课程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课程哲学,是课程的哲学基础问题。以实践为基础,以人为本,真善美的统一是实践课程论的基本精神,也是本课题用以反思中国课程问题,构建课程新哲学的立论依据。在本课题中,课程的哲学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有实践哲学的新形态。以实践哲学作为课程的哲学基础,是课程哲学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实践哲学与课程论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实践课程论。实践课程在课程论的范畴体系中早已有之。人们常常把它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看作是一种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在这种意义上,实践课程在性质上就属于形而下,是课程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理论基础问题。我们把实践课程论作为课程的哲学基础,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多了一个“论”字,但实质上这一字之差,却表明了实践课程论的课程哲学性质,规定了它是课程领域中关于形而上问题的理论,在内容上它是由“四论”组成的,即实践课程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论。这“四论”统一的哲学支撑则是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把这“四论”展开,实践课程论的丰富内容就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研究思路上讲,本课题首先从时代发展的特征入手去反思课程论的哲学基础问题,找到立论的根据,提出以实践课程论作为课程哲学基础,然后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论的角度,揭示课程与哲学的丰富内容,按照真善美逐步提升,相互统一的逻辑,论证实践课程论是课程的哲学基础。最后,通过作者的校本实践课程实验来验证实践课程论的构想,揭示实践课程论的应用价值。把这个研究思路变为研究成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回答什么是实践课程论,这种课程哲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观的本质等问题。这个部分的难点在于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实践,实践课程等概念加以新的规定,赋予时代精神和个性特色。第二部分,实践课程本体论。立足于本质论和基础论两个角度回答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力图从课程本质的方法论分析和课程的哲学基础等方面去说明要从真善美相统一的维度去揭示课程的本质,为课程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实践课程认识论。从结构上分为实践课程认识本质论、知识论、过程论、发展动力论和认识河流论等五个方面。力图揭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课程论中的特殊表现,说明课程是如何在实践与认识的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我们应该如何把课程中的问题放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认识和把握,集中起来就是回答如何认识课程问题,解决求真的问题。第四部分,实践课程价值论。从实践价值论角度去研究课程世界的意义,解决向善的问题,回答课程价值的本质、特点、取向和评价等问题。第五部分,实践课程审美论。以审美的方式去把握课程世界,解决求美的问题,力图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寻找课程审美的坚实基础,通过研究学习美、教学美和校园美揭示实践课程审美的价值和意义。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以本人所在学校为实验单位,力图将课题研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研究中总结和提炼实践经验,验证研究假说和课程构想,在附录中记录了近五年来实验过程及效果,这个实验涉及全校,其效益明显,并且在同类院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这篇论文一方面是用心、用脑在写,另一方面也是用行动、用实验在书写。本人力图使这点成为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1.力图丰富课程的哲学基础。力求突破目前将课程哲学局限于认识论的状况,把课程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论共同作为课程的哲学基础。同时,力求突破传统教科书哲学形态,用实践哲学作为课程的哲学基础,把课程哲学放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2.力求探索一种新的课程方法论即用实践思维方式去研究课程历史、探讨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实践思维方式力图表明,首先,实践课程论是关于培养人才的理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是为了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其次,它是真善美相统一的课程论,在价值取向上是求真、向善、尚美,要努力实现课程和谐。尽管本课题以课程哲学为研究对象,属于课程领域的形上问题,不具有对策性和实用性。但是,它仍然具有实践意义。首先,实践课程论所揭示的以真善美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对于课程论来说可以起着固本强基的作用,这对于课程论的生长、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它有助于提高或改变人们对课程论的认识。比如课程本体论力图表明虽然几百年来课程论都有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课程本质观的演唱成了交响乐,这对于人们在实践中把握课程形态的多样性,以及各种流派的斗争具有积极的意义。课程认识论、价值论、审美论都具有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将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进行调研,探究部分大学生生命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全面寻求问题的根源,尝试从生命教育角度按照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力求为
宗喀巴是西藏中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和宗教哲学家,其中观哲学是中外藏学界和佛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文章首先概述了宗喀巴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宗喀巴中观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是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势,多种多样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的交互性功能为教育教学展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探索影响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进行测评,并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电梯的存在是不容忽视,其功能与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高层建筑当中。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主要从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软件设计等方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状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制槽法、拉毛法、金刚石研磨法和露石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可为此类路
小句是语言中最高级的语法单位,小句复合体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句组成。投射型小句复合体在各种语篇体裁中被广泛应用。从投射型小句复合体与语篇体裁的关系可以看出,不同语篇
Blen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思路的提出丰富了高校教学模式,而随着微概念的兴起和应用,将Blendlearning理念与微课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将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依据Blending lear
采用2000-2013年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相关统计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谱分析方法,识别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周期和需求周期.同时,结合该省对应时期的调控政策,分析各政策对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中高职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本文从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基于协调发展视角对中高职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