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话题,它同时也属于文化范畴。中国文人喜欢以“病”来抒发自己内心那淡淡如水一般的忧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同时狂狷癖病的文化狂士也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疾病所负载的文化心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更大程度上,“疾病”作为一种弱国子民的耻辱象征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身上。国家的命运甚至主宰着个人的思想、生命,鲁迅便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之中。鲁迅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疾病纠缠在一起,因循着他的生命轨迹,可以微探鲁迅对疾病的体认,进而推知鲁迅的疾病文化心理。在初步了解鲁迅的疾病文化心理之后,本文进一步展开论述疾病与鲁迅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的关系。笔者认为,疾病的确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存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狂人”形象;《野草》中所展示出来的独特情怀;鲁迅后期辛辣毒奇的语言风格以及“鲁迅式”的作品特色。通过对18卷《鲁迅全集》中大量文本作品的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疾病带给了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并最终融入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