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纳米材料支撑的金属团簇体系,探讨了团簇与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奇特性。
首先,我们研究了NanC60-(n=1-12)团簇的基态结构和电子特征。计算的基态结构的垂直离化能很够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垂直离化能呈现出3p的振荡规律,其原因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一是所移除的电子的位置,二是直接吸附在C60上的Na原子的数目变化。基于团簇的结构和电子特征,我们将吸附的Na原子分为了两类:NaⅠ原子与C60有着直接相互作用,NaⅢ原子与C60并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其中NaⅠ原子贡献电子给予C60和NaⅡ原子。随着吸附的Na原子数目的增加,NaⅠ原子的数目连续增加直至总的Na原子的数目n=3p-1,即当n=3p-1和3p时NaⅠ原子的数目是相等的。随着NaⅠ原子数目的停止增长,从NaⅠ原子转移到C60的电子数目在n=3p时出现局部极小值,这也就导致了垂直离化能会出现局部极大值。基于上述的Na原子在C60表面的吸附特征,我们对比研究了其它碱金属原子在C60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特征,发现不同的碱金属原子在C60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吸附特征。在研究中,我们也从它们的结构参数、元素负电性和金属凝聚力三方面来阐述了原因。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具有幻数结构的AunC48B12团簇的催化性能。首先我们计算了Au原子吸附在C48B12团簇上的基态结构。随着吸附的Au原子数目的增长,我们发现当Au原子的吸附数目n=4、6、9时团簇会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对这些稳定团簇,我们也将它们作为新催化结构来研究了对CO的催化能力。由于部分电荷从Au团簇转移到O2分子上,O-O键被拉长,就使得O2分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对于Au4C48B12团簇,CO和O2共吸附在Au团簇表面上时的反应势垒为0.45 eV。而对于Au6C48B12和Au9C48B12团簇的催化过程,CO和O2会以Eley-Rideal(ER)机制进行反应,相应的反应势垒分别为0.66 eV和0.67 eV。
在最后一部分中,Fe原子均匀地镶嵌在二维酞菁片中,我们将不同的官能团吸附在Fe原子上方以此来改善材料的特性。随着四价、五价、六价和七价非金属原子的吸附,FePc材料的单胞磁矩会从2μB分别变为0、1、2、3μB。而随着小分子吸附在FePc片上时,其磁矩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将FePc片置于Ag基底上时,材料的磁矩会得到较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