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先在mRNA水平上检测了ephrin-A1、A2、A3、A5和B1在去传入海马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这几个分子的mRNA水平在手术后都有一定的上调性变化,在7天和14天时达到较高的水平。用针对ephrin-A2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的Western和免疫组化证明,手术后ephrin-A2在海马的去神经靶区内发生时程性的上调。有趣的是,ephrin-A2上调开始于手术后7天,到15天时达到最大,而这段时间正是海马去神经靶区内轴突发芽速度由快转慢直至完成的时段,这表明ephrin-A2可能对于轴突发芽存在抑制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参与阻止轴突发芽,以避免不必要的轴突生长及防止产生过多的轴突分枝。
本文也详细研究了ephrin-B1与其EphB受体在去传入海马的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结果清楚显示了ephrin-B1的表达在海马去传入靶区内存在时程依赖性的上调,这种上调开始于手术后3天,在7天和15天间达到最大,30天时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到60天时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双标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靶区内表达ephrin-B1的细胞是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此外,利用ephrin-B1/Fc(由ephrin-B1胞外区与人IgG的Fc片段组成的融合蛋白)进行的配体结合实验表明手术后EphB受体的在去神经靶区内的表达也发生了明显上调,其时程与ephrin-B1的上调基本相同。这些结果表明在星形胶质细胞上表达的ephrin-B1可能通过活化轴突及树突上的EphB受体来促进去传入靶区内的轴突发芽和树突重塑这两个重要的可塑性反应。全部实验结果提示,ephrin及其Eph受体可能从多个方面对去内嗅皮层传入海马的可塑性反应产生影响,这也为成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