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同,并且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制造业近几年来表现不景气,从2012年到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年度增长率从8.53%下降为5.86%,其中2016年的年度增长率只有3.48%。除了以投入体量考察技术创新的效率,很多学者从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研发管理等方面研究技术创新。并且,本文发现技术创新投入在不同的企业个体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因此,本文探究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以平稳的方式还是波动的方式更加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控制技术创新的投入体量后,以惯性的视角探究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财务杠杆的治理机制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但是,国内存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预算软约束框架的实际现状。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索了产权性质与财务杠杆的联合调节作用。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惯性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主效应,财务杠杆和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投入的惯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向关系;财务杠杆强化了技术创新投入惯性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的总负债率和短期负债率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惯性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促进作用更强。但是,长期负债率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惯性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不同产权企业中并无差异。本文以惯性特征描述了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探究了投入方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丰富了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视角。并且结合了中国现实情况,即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预算软约束框架,进一步分析了国有性质与非国有性质的情况下负债的治理效用。研究结果对技术创新投入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制造企业除了意识到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也要重视投入方式的选择;完善负债的监督治理机制,减少代理冲突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的负面冲突,尤其国有企业更应该关注“预算软约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