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舜徽先生从文献学角度研究郑玄和许慎的学术成果、影响等所着的《郑学丛着》和《说文解字约注》是对清代以来郑、许研究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演释名》是《郑学丛着》中的最後一篇,是在对郑玄生平、学术背景、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和学术成果进行总结之後的一个实践之作,是对郑学声训理论和郑门弟子刘熙《释名》语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语言文字学独立以来,集中使用声训的训诂学着作,也是以词语语源为研究物件的传统小学着作,所以具有代表性。 本文主要研究《演释名》的体例、语源研究方法及其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演释名》做一个简单的述评,全文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第一,全面研究《演释名》的体例。通过和《释名》进行对比,从宏观上展现《演释名》对《释名》释词的补充和调整;也从微观上分析每类释词中所包含的小类和具体对象。在此基础上,对贯穿全书的声训、合音和语转等三种训释方法进行介绍、分类和总结。 第二,分析《演释名》的训诂实践,并总结其语源研究方法及其特色。《演释名》一书以“声音”为线索,将传统训诂学中的声训、合音和语转统一到一书中,形成以声转为经,以声训为纬的立体语源推求方式,并在具体的训诂中,对《释名》进行了补充,对故训进行了重新训释和补充说明。从而可以看出《演释名》具有明确的推源和系联同族词的意识,在具体的解释中坚持了音义二重的分析方法,提高了语源推求的可靠性,用“一词两训”的方式,使被释词的语源解释的更加清楚,但张氏尚未完全摆脱文字形体的影响。 第三,通过分析张氏重“双声”的语音标准,结合其语义的分析,反思其语源学观,并在其语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今人语源学研究的成果进行检验,并尝试对今人未涉及的训诂条目进行论证。 张书使用以“声音”为线索,继承了郑玄的声训学说,发扬了《释名》的语源研究,但由於“畅抒己见”过甚,语音标准过宽等原因,影响了其语源研究的品质,但总的来说,《演释名》继承了小学的治学方法,具体操作又和现代语源学的研究方法不谋而合,仍不失为一部严谨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