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地方财政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不断深入,而且自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至今,我国又历经了1998年和2008年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新旧体制的交替和经济环境的变换下,社会经济生活存在着比以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此形成的矛盾和问题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地方财政困境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重,加速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凸显和扩大,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很可能会降低政府信用,危及地方财政的安全,甚至引发财政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破坏社会稳定。因此,有关地方财政风险的探讨不仅迫在眉睫,对完善整个公共财政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有关地方财政风险的研究动态,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然后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定义、特征、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上述总结和分类基础上,从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两个角度,利用多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描述了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现状,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程度正不断地加剧。其次,为了探究地方财政风险形成与加剧的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了地方经济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现行财税体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监督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的,文章采用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了东部、中部、西部几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典型的省份,具体探讨了地方经济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和分税制财税体制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分析的结论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相统一。最后,结合对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实证及定量分析,相应地提出了发展地方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