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异氟烷作为吸入麻醉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作用迅速、平稳,心血管系统副作用轻微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心血管手术。但心血管手术绝大部分需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故了解低温对其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异氟烷的最小有效肺泡气浓度(MAC),了解其MAC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从而掌握两者间的相关变化规律,为在低温下异氟烷的安全使用提供指导。
病例和方法:4-10岁简单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28名,随机分为三组:A组(10例,切皮时体温37℃)、B组(10例,切皮时体温34℃)和C组(8例,切皮时体温31℃)。所有患者均不给予术前药,以异氟烷+N2O4L·min-1+O21L·min-1吸入及琥珀胆碱1mg·Kg-1静脉注入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切皮不使用任何肌松药及其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气管插管后连续监测鼻咽温度,维持或降低体温于所需温度。气管插管后,调节O2流量至2L·min-1。调节吸入异氟烷浓度使每组第一例患者的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维持恒定在预定水平(A组1.50Vol%、B组1.30Vol%、C组1.15Vol%)。切皮前维持呼气末异氟烷浓度在预定水平至少15分钟。维持设定温度至少5分钟。
切皮即刻观察1分钟,看患者四肢动否:动为阳性,不动为阴性。各组中根据前一例患者的结果调整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的预定水平:前一例患者的结果为阳性则提高预定水平15%,反之则降低15%。
在各组中计算每次相邻的阳性和阴性的病例的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的平均值,最后所有这样的平均值的均数即为该组的MAC值。
实验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处理,p值小于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A、B、C三组异氟烷的MAC值分别为:1.6083±0.1429Vol%、1.2750±0.1568Vol%和1.2600±0.0783Vol%,与切皮时温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结论:人异氟烷MAC受低温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MAC(Vol%)=0.0471×T(℃)-0.3;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者的异氟烷MAC较正常人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