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算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是连接企业内部不同单位和部门及经济业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两种预算机会主义问题,一种是事前隐藏预算签约相关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预算松弛),另一种是事后隐藏预算行动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预算卸责)。Schatzberg(2004)等明确提出在预算设置中存在的两种机会主义行为,即预算松弛和预算卸责。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代理人对公司责任的逃避,是预算过程中一项独立的必然缺陷(Harrell等,1994)。预算考评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已经被几乎所有企业采用来抑制预算责任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经理人的报酬、职位升迁等相关利益都依赖于预算的完成情况。基于对自身预算考评的压力,“自利”经理人有动机通过机会主义行为寻求私利。Jensen(2001)指出,当经理人意识到对自身的业绩评价与预算相挂钩时,他们必有动机通过种种途径完成预算目标,使用的方法包括两种:一是在预算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利用预算参与的机会,设法制定较为容易完成的预算目标,也就是制造预算松弛;二是当预算目标既定之后,经理人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完成预算任务。本文研究发现,预算卸责与预算松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盈余管理与预算卸责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的预算卸责程度并不因为企业性质而存在显著差异。预算松弛是预算制定阶段的机会主义行为,经理人在预算制定阶段通过预算参与影响预算上级对预算目标的确定,进而为自身制定较容易完成的预算任务的行为,较容易完成的预算任务使得经理人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付出低程度”的努力便可完成预算目标。同时,由于棘轮效应的存在,经理人为了防止因为本期预算任务完成太好而出现下期预算目标加码的不利情况,会选择在预算能完成的时候照着目标干,即为经理的预算卸责行为。盈余管理也是经济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经理人通过操纵会计指标,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预算卸责水平较高的经理人基于预算考评的压力有动机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完成预算考评。真实盈余管理使得经理人表面上完成了预算任务,但实际上降低了经理人预算目标完成的质量,掩盖了经理人预算卸责的真相。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预算考评作为缓解委托代理冲突的内部控制手段,在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也使得经理人采用新的自利行为应对这种变相“监督”,包括:制造预算松弛和真实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