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聚乙烯醇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合成染料、塑料制品等高分子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传统方法处理这些化合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成本高、效率低、有局限性。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胞外酶从而清除环境污染,因此,筛选分解合成染料、塑料制品菌株,优化处理污染物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筛选分解染料菌株时,选取两大类结构不同的染料,分别为酸性染料(酸性蓝62,酸性蓝40,酸性蓝113,酸性蓝193,酸性蓝194和酸性红F3)和活性染料(活性蓝F4,活性红24,活性红11,活性黄18及活性黄2),筛选得到16株染料脱色降解真菌。对这些菌株作用于浓度为40mg/L的不同染料脱色降解效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6株真菌对多种染料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色降解,脱色率最高达100%,其中菌株D,I-6C,J-1,F-2,jx-43,jx-44具有较好的广谱性,对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均脱色;其中菌株如D,F-2,MKLS261等对染料的降解效果很好,对不同染料的降解率均高达100%;对菌株处理前后的染料进行300nm-900nm波长扫描,处理后的染料在其最大吸收峰处OD值明显减小,更充分说明原染料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菌株对染料的分解作用。对部分染料分解真菌进行ITS基因测序分析结合形态观察,初步确定此类真菌有瘤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锡兰砖隔孢(Dictyosporium zeylanicum)、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菌株jx-432是Gilmanilla sp. nov.,MKLS261为地霉属(Geotrichum spp.)真菌。对塑料制品的分解选取聚乙烯醇(PVA)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研究对象,利用无碳源MS培养基,分别添加PVA和DOP进行筛选。从新疆腐烂地膜上分离到160株菌株,在PVA和DOP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上生长有较好的菌株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瘤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本研究从水栖腐生真菌中筛选到的染料脱色降解微生物对染料降解具有广谱性,同时,筛选到的分解聚乙烯醇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微生物广泛存在。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生物降解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后路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颈椎曲率变化、JOA评分改善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2月~2010年12月椎间盘镜下行后路腰椎管减
所谓"涉佛文体",是指由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或为本土固有,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新变的文体,如塔铭、寺庙碑记、释氏疏文、像赞、文人与僧人的来往书信、文人写给僧人的赠序、语录
泰山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名胜区为一体,被誉为“中华国山”,其自然景观、生态景观特色鲜明,政治、社会、生态价值不可估
α,β-不饱和醇(R-CH=CH-CH2OH)是合成香料、药物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主要通过α,β-不饱和醛(R-CH=CH-CH=O)选择性加氢来合成。巴豆醛选择性加氢作为气相加氢反应的代表
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纳米材料作为固定分子识别物质的载体,以此来制作生物传感器已成为研究者们研
目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隐性及显性出血、腹痛、腹泻、消瘦等)临床表现越来越多见。常常通过普通电子胃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等腔镜及影像学诊断无法找到病因,因上述诊
在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 ,色彩景观已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但这在文学批评中却少有评介。本文作者从色彩语言与现代绘画美学的比较中 ,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进行了分
三十多年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