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新希望的股改上市以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非民营上市公司,私产应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但通过三年的数据比较,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绩效较差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探究其中原因,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的不合理是一重大因素。因此,本文从此入手,试图分析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成因,并探讨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寻求如何优化控制权配置来实现更好的公司绩效,从而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司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绩效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经理层结构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这方面的相关理论,接下来对样本数据进行行业分类,选取了公司数目较多的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批发零售业和综合类这四个行业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分析了各行业民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经理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要适度集中,控制合理的董事会规模,要加强实现独立董事的作用,随后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公司治理两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寄希望本文可以完善控制权配置和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并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一些可行性建议。